前日,發改委等11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推進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汽車零部件以及工程機械、機床等列為推進再制造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有券商機構分析師分析說,再制造主題所涉及到的行業和公司受到政策和主題性因素的刺激,股價有望出現明顯的表現。不過,也有分析師表示,從中長期來看,肯定是利好的,短期某些行業很難表現出來比如汽車零部件行業。
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等是重點
前日發布的意見明確指出:深化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以推進汽車發動機、變速箱、發電機等零部件再制造為重點,加大資金投入,消除制度瓶頸,完善回收體系,規范流通市場,努力做大做強。在此基礎上,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傳動軸、壓縮機、機油泵、水泵等部件。同時,繼續推進大型舊輪胎翻新。
同時,推動工程機械、機床等再制造。組織開展工程機械、工業機電設備、機床、礦采機械、鐵路機車裝備、船舶及辦公信息設備等的再制造。
“2009年以來,發改委和工信部都加大了政策推進力度,在汽車零部件和機電產品再制造上推進試點工作,預計未來將有進一步的政策出臺,推進再制造產業快速健康地發展”。光大證券策略分析師郭國棟分析。
意見指出,再制造與制造新品相比,可節能60%,節材70%,節約成本50%,幾乎不產生固體廢物,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
“中長期來看,政策符合這些行業的發展方向,但是短期究竟有多大影響很難估量。”昨日下午,東北證券可選消費、汽車零配件行業分析師劉立喜說。
跌幅大 估值低 個股可關注
1日市場上,與汽車相關的股票雙錢股份、風神股份、黔輪胎A等表現突出。
“再制造主題所涉及到的行業和公司主要包括汽車、工程機械、機床等,它們在前期都已經有較大的跌幅,估值上相對便宜,本身就具有反彈的需求和動力。受到政策和主題性因素的刺激,股價有望出現明顯的表現”。光大證券策略分析師在研究報告中分析。
在劉立喜看來,對汽車零部件的影響主要是中長期的,時間上可能要5年以后。意見中的數據顯示,2008年汽車保有量達4957萬輛(不含低速汽車),機床保有量達700多萬臺,14種主要型號的工程機械保有量達290萬臺。
“就汽車來說,整體存量不高,80%的人是第一次購車,零部件再制造要到5年以后,行業的利好是中長期的,目前可能對機床、家電等影響更大一些”,劉立喜分析說,事實上,中國的汽車零部件行業一直受到合資零部件廠商與整車企業的雙重擠壓。“就投資價值分析,整體行業一般,但個別公司不錯,如寧波華翔。”劉立喜說。
深圳私募黃術其則表示,基于今年大盤整體不看好,調整空間可能還非常大,今年相當一段時期內,對一些有政策扶植的行業也難有樂觀的預期,只能說,在走勢上相對于其他行業可能會要強些。投資者還是少做多看為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