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河南省與哈密市通過創新“政府+商(協)會+企業”三維聯動機制,共同搭建的豫哈零碳科技產業援疆平臺成效顯著。截至今年6月底,該平臺已為哈密吸引投資99.8億元,其中金剛石產業跨省協同項目成為標桿案例,標志著豫哈兩地以“西產東研”模式構建的產業集群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
一、“西產東研”破解高耗能困局
人造金剛石育晶環節因耗電量巨大,長期制約產業規模化發展。豫哈合作首創“哈密育晶+河南深加工”模式,將高耗能的前端生產環節布局于電價低廉的哈密,依托當地區位優勢與政策支持降低成本;后端技術研發與深加工則依托河南在超硬材料領域的技術積累,形成“原料生產—高端制造”的完整產業鏈。
在哈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部新興產業園,豫哈零碳產業園內的哈密云景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線已進入調試階段。該公司利用哈密優惠電價開發出四大類28款石墨烯產品,訂單覆蓋烏魯木齊、喀什、伊犁等地,全面投產后年產值將達10億元,帶動200人就業。其成功實踐驗證了“西產”模式的可行性,為金剛石產業跨省協同提供了示范。
二、河南技術賦能“東研”創新鏈
河南作為全國超硬材料產業核心區,通過鄭州航空港區金剛石刀具研發中心等平臺,聯動河南本地高校及科研機構,聚焦金剛石深加工技術突破。目前,已形成高端刀具、半導體芯片基板等高附加值產品矩陣,推動產業從“原材料供應”向“技術驅動”轉型。
三、45億元育晶基地落地產業協同效應凸顯
豫哈零碳科技產業援疆平臺已引入河南省新材料投資集團、許昌清碳科技等企業,在哈密布局總投資45億元的育晶基地。該基地通過規模化生產降低單位能耗成本,結合河南在切割、拋光等領域的工藝優勢,實現兩地資源優化配置。
四、多維合作拓展新范式
豫哈產業協作已從能源領域延伸至文旅、農業等板塊。隨著更多“零碳”項目落地,哈密正成為新疆能源轉型示范區,并構建起東西部產業協同、技術共享、市場互通的發展新格局。
豫哈金剛石產業集群的崛起,高耗能產業綠色轉型提供了“雙碳”解決方案未來,隨著5G、人工智能等技術與超硬材料深度融合,豫哈合作有望在精密制造、量子通信等領域開辟新賽道,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