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硬材料網訊“未來3~5年間,將是中國汽車行業共克時艱的時刻。”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近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與汽車之家召開的“破局與變革——全球汽車產業創新大會”上表示。
據辛國斌介紹,今年以來,在工信部劃定的工業42個大行業分類中,有39個類別保持增長,唯有汽車行業出現連續下滑。根據公安部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中國機動車保有量為2.5億輛,機動車數量與美國旗鼓相當。他認為,盡管中國汽車產業受到挑戰,但是中國汽車產業的基礎優勢依然存在,中國汽車產業正處于變革與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辛國斌表示,在我國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經濟出現新的下行壓力的背景下,我國汽車產業在經歷了28年持續增長后首次出現負增長,進入市場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期,未來3~5年將是汽車產業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
辛國斌指出,我國汽車產業已經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汽車產業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正處于產業變革、升級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辛國斌強調,在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的情況下,全行業要“變革破局”、“化危為機”,采取切實可行措施,既要增強產業持續發展的動力,又要做好頂層設計。
據悉,今年2月,工信部聯合有關部門啟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期編制工作。一是布局未來汽車產業發展,凝聚行業共識,堅定發展信心。二要促進協調發展。修訂實施《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完善傳統內燃機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協調發展機制,把握好新舊動能轉換節奏。三要加快改革創新。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升全產業鏈水平,進一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市場活力,采取更加開放包容的監管手段,在確保行業安全、節能、環保的基礎上,給予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四要擴大開放合作。汽車產業要踐行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充分利用共建“一帶一路”等機遇,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更好結合,高水平、高質量融入全球產業體系和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