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是現代化必邁的門檻。無數城市發展的實踐證明,工業發展是推進城市化最直接、最現實的拉動力量。一座城市工業競爭力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這座城市競爭力的強弱。
2月13日,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發布了《河南工業藍皮書(2014)》,首次對河南區域工業競爭力進行排名。全省18個省轄市,被劃分為四個梯隊。許昌緊隨鄭州、洛陽之后,成為“工業探花”。
消息傳來,許昌人非常振奮。在高興的同時,很多市民也在思考,相關部門是如何進行測評排序的?河南第三,這個名次反映出許昌工業取得了哪些成就?2月17日,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四大優勢,支撐許昌躋身河南工業三強
產業結構較優,集群集聚集約優勢明顯,企業梯次結構科學,創新和競爭力較強
一是產業結構較優。許昌產業總體上包括36個行業,可以概括為“三四五產業”。“三”指的是裝備制造、能源電力、食品加工三大主導產業,其對許昌工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四”指的是電力電子、發制品、煙草、超硬材料四大特色產業,這四大產業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優勢比較明顯。“五”指的是智能電網、電動汽車、新材料、風電裝備、生物醫藥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它們是當前我市正在重點培育的五大高端高質高效產業,發展速度比較快,最近兩年連續增速都在100%左右,2013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20億元。此外,紡織、陶瓷、有色金屬也是我市的傳統優勢產業。
二是集群集聚集約優勢明顯。截至2013年,10個產業集聚區入駐企業2000家以上,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0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的產業集聚區達到9個,長葛市產業集聚區更是進入“河南省十強產業集聚區”行列。10個產業集聚區中,中原電氣谷的發展目標是打造全國重要的輸變電裝備制造業基地,目前已入駐許繼集團等50多家規模以上電力裝備、電子設備制造企業,是我國最大的電力二次設備及高壓開關研發制造基地。
三是形成了科學的企業梯次結構。從企業的所有制結構來看,民營經濟發展比較活躍,目前許昌民營經濟約占全市經濟總量的75%。從企業的組織結構來看,大中小企業形成明顯的梯次組織結構,100億元以上的企業7家,50億元至100億元以上的企業4家,10億元至50億元的企業32家,中小微企業達到2.96萬家。
四是企業創新和競爭力較強。目前,全市擁有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0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企業數量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超過1%。許繼電氣、黃河旋風等企業的產品市場占有率均在同行業中處于絕對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