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硬度和韌性(抗斷裂性)之間的折衷使得同時提高兩種性能具有挑戰性,尤其是在金剛石中。可以通過納米結構策略來提高金剛石的硬度,其中高密度納米級孿晶的形成(通過對稱性關聯的晶體區域)也可以使金剛石增韌。在除金剛石以外的材料中,還有其他一些有希望的增強韌性的方法,例如生物啟發的層壓復合材料增韌,相變增韌和雙相增韌,但是對金剛石這種材料的研究很少。
2020年6月17日,燕山大學田永君,周向峰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郭林共同通訊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為“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diamond composite with exceptional toughnes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告了金剛石復合材料的結構表征,這些金剛石復合材料由相干的界面金剛石多型體(不同的堆積順序),交織的納米孿晶和互鎖的納米晶粒組成。復合材料的結構比單獨使用納米孿晶更能提高韌性,而不會犧牲硬度。單邊緣缺口梁測試的韌性是合成金剛石10的五倍,甚至比鎂合金還高。
當發生斷裂時,裂紋通過之字形路徑沿著{111}平面傳播通過3C(立方)多型的金剛石納米孿晶。當裂紋遇到非3C型的區域時,裂紋的傳播會擴散成彎曲的裂縫,并在裂縫表面附近局部轉變為3C金剛石。這兩個過程都會耗散應變能,從而提高韌性。這項工作可能對制造超硬材料和工程陶瓷有用。通過使用具有硬化和增韌協同作用的結構體系,最終可以克服硬度和韌性之間的折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