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光伏產業在經歷了兩年的產能過剩和貿易雙反的夾擊下,近來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行業形勢趨于回暖,而多家上市公司對于三季度的業績預告顯示,其凈利潤同比出現好轉。公私募基金開始抄底光...
光伏產業在經歷了兩年的產能過剩和貿易雙反的夾擊下,近來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行業形勢趨于回暖,而多家上市公司對于三季度的業績預告顯示,其凈利潤同比出現好轉。公私募基金開始抄底光伏股。
今年以來,光伏產業經歷產能過剩、產業鏈企業資金鏈斷裂、歐盟雙反等行業負面事件之后,產業鏈大面積停工,上半年僅完成3GW不到的目標,遠低于全年10GW計劃。
不過此后,隨著向歐盟出口的最低限價確定,歐盟取消針對出口企業的懲罰性關稅,行業便進入觸底反彈階段,政府也陸續出臺了行業扶持政策,企業陸續開工,其中分布式光伏的大力發展和電站建設成為兩大亮點。經歷兩年的虧損寒冬之后,國內光伏業終于開始感受到一絲春意。
而此時,國家密集扶持新政無疑將使回暖勢頭更為強勁。
8月末,國務院下發《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中規定,光伏發電每度電補貼0.42元,高于此前0.35元/度的市場預期。
本周,第13屆中國光伏大會舉行,據了解,由國家能源局和國家開發銀行聯合擬定的《促進分布式光伏發展的金融服務意見》將于近期下發,金融支持新規的亮點在于將支持范圍擴大到電力企業、分布式發電項目和自然人,信貸規模可低至5萬-50萬元。
光伏企業現業績拐點
政策支持加上行業逐漸回暖,諸多光伏行業上市公司已出現明顯的業績拐點。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與太陽能光伏相關并公布前三季度盈利預測的23家上市公司中,有9家業績預計同比增長,有3家同比扭虧。
其中,中環股份逐漸向新能源轉型,隨著行業回暖及高效硅片出貨的上升以及合資光伏電站項目在未來有較大業績貢獻,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高達1692%至2140%。
此外,億晶光電與海通集團的資產置換已于9月15日收到證監會申請許可,重組成功確定性加強,預計年底完成。屆時將成為A股首家具有完整光伏產業鏈的純光伏企業。
作為全球最大單晶硅生產制造商,隆基股份中報顯示單晶硅片銷量同比增長61%,凈利潤2095萬元,已完成全年計劃的46.84%。
ST超日也連續兩日迎來漲停,預計前三季度毛利率將大幅提高,加上公司向產業鏈上下游積極擴張,業績迎來新的增長點。
公私募基金提前布局
業績拐點出現也吸引了主流機構紛紛建倉。中報顯示,易方達、華商、工銀瑞信等公募紛紛在二季度加倉隆基股份,易方達更以800余萬股一舉成為第六大流通股東。
海潤光伏則成為興全系基金的“寵兒”。半年報顯示,興全系旗下4只產品已共計持有多達1804.74萬股,其中超過1500萬股屬于二季度增倉。此外,興全合潤還在二季度新進億晶光電241.53萬股,成為第十大流通股東。技術走勢顯示,至少至昨日,興全系尚未獲得太大盈利。
而安彩高科半年報更顯示,華夏系兩基金和王亞偉的昀灃投資同時進駐。其中華夏復興和華夏策略分別持股350萬股和250萬股,共持有600萬股;王亞偉同時建倉157萬股。二季度股價萎靡不振的安彩高科,一直徘徊在3.8元附近,但6月17日后強勢漲停,在7月24日達到最高6.12元,短短27個交易日漲幅已高達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