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國機精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機精工”)發布2024年年報。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6.58億元,同比下降4.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億元,同比增長8.11%;得益于公司優化業務結構,主動壓縮非主業貿易業務,資源向高附加值產品傾斜,2024年度實現扣非后凈利潤2.3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4.64%。
分產品來看,報告期內,金剛石材料業務實現營收1.25億元,同比下降5.51%。據了解,國機精工以大單晶金剛石與金剛石功能材料為主要業務,聚焦電子電器、裝備制造、航空航天、半導體、光伏、工業機器人、醫療檢測和治療等高科技領域。盡管收入有所下滑,但公司在金剛石功能材料領域的技術不斷創新,尤其是在高精度制造和高端應用領域的技術突破,仍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未來,隨著5G、半導體、智能制造等產業的持續發展,金剛石材料的需求有望逐步回升。
復材超硬材料業務實現營收1.37億元,同比增長12.13%。主要產品為金剛石復合片、金剛石拉絲模坯料和切削刀具用復合超硬材料,金剛石復合片具有較高的耐磨性、耐熱性和抗沖擊性,主要應用于石油、天然氣、煤田地質鉆探。
在核心業務領域,國機精工的高端制造與新材料布局成效顯著。軸承業務全年收入12.84億元,同比大增23.71%。作為公司核心業務之一,軸承產品在航天、航空、風電主軸軸承和齒輪箱軸承等高端領域持續發力,尤其是在衛星用特種軸承領域,公司已實現90%以上的市場份額。更為重要的是,國機精工成功研發并投產了世界首臺海上26MW以上大功率風電主軸軸承,打破了外資的技術壟斷,刷新了全球最大單機容量的紀錄。
磨料磨具業務方面,公司依托三磨所與新亞公司的研發實力,全年收入達9.76億元,穩居行業龍頭地位。超硬材料產品表現亮眼,金剛石復合片在石油鉆探領域市占率進一步提升;培育鉆石業務通過MPCVD技術實現量產,切入消費級珠寶市場;半導體封裝砂輪等高端制品國產替代加速,晶圓切割用劃片刀等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研發方面,公司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加工超硬材料制品已進入批量生產階段;功能金剛石材料、金剛石復合片、微波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MPCVD)設備等金剛石相關項目已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
在項目方面,國機精工2025年度計劃投資總額9.18億元,建設在洛陽實施的伊濱科技產業園(一期)建設項目、在新疆哈密實施的功能性金剛石材料中試及產業化生產線項目。
據了解,功能性金剛石材料不僅保留了金剛石的硬度、耐磨性和高熱導性,還在電導性、光學性能、抗腐蝕性等方面展現出優勢,成為多領域高端制造和創新產品中的關鍵材料。
隨著全球對高性能、高可靠性材料需求的不斷增加,功能性金剛石材料的市場前景極為廣闊,尤其是在半導體、能源、醫療、航空航天等行業中,金剛石材料的應用將成為提升技術性能、降低成本、推動創新的重要助力。
在半導體領域,金剛石由于其卓越的熱導性和穩定的物理特性,成為半導體封裝領域的理想材料。傳統硅基半導體材料的熱管理是影響電子器件性能的瓶頸之一。利用金剛石薄膜進行電子器件封裝,能夠極大提高散熱效率,特別是在高功率半導體和高頻電子器件中,金剛石材料的使用能有效降低熱阻,提升器件的穩定性與壽命。
在高端制造與航空航天領域,金剛石具有出色的耐高溫、耐腐蝕性能,能夠滿足航天器、衛星等設備在極端環境下的工作要求。特別是在航天器表面涂層和發動機部件中,金剛石涂層能有效提升耐用性并降低磨損,延長裝備使用壽命。
金剛石材料生產技術的進步,為大規模生產和成本控制提供了可能。未來,隨著生產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和制造工藝的成熟,金剛石材料將在多個領域實現更廣泛的商業化應用。據預測,功能性金剛石材料的市場規模將在未來幾年內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