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感應加熱是把被加熱的工件放在通入中頻或高頻交流電流的銅管制成的感應圈內,于是在工件內就因感應而產生與通入感應圈的電流頻率相同的感應電流。產生的感應電流在工件內與通電方向垂直的截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勻的,中心部分的電流密度幾乎等于零,而工件表面的電流密度極大,這就是所謂的集膚效應,電流的頻率越高,電流密度極大的表面層越薄,通常任何一種金屬都具有一定的電阻,因而在集中于表層的電流作用下會產生大量的焦耳熱,使工件表面迅速被加熱。
電火花燒結的燒結溫度是從模具上間接反映出金屬粉末的加熱溫度,燒結制品中金剛石的溫度要比金屬粉末的溫度低得多,所以電火花燒結對燒結金剛石制品更加合適。電火花燒結的加熱速度快有以下原因:一是與電火花燒結的特殊機制即放電熱加上焦耳熱聯合作用有關;二是電火花燒結的電能損失小,能量利用率高。電火花燒結由于升溫速度快,無需均熱時間,所以對換測溫方法和測溫元件要求較高,要使測得的溫度真實地反映燒結粉末的即時溫度,要求測溫方法和測溫元件要求較高,要使測得的溫度真實地反映燒結粉末的即時溫度,要求測溫儀表有較高的靈敏度。有時測溫元件在極短時間和金屬粉末的溫度一致,因為在到達燒結溫度之后仍有4min左右的保溫均熱時間,反映出的溫度基本上是燒結粉末的真實溫度。
為了讓電火花燒結的測溫結果盡量符合燒結過程實際達到的溫度,應在測溫方法和測溫部位上做些試驗研究工作,特別是燒結時間極短的場合,比如整個燒結過程以秒來計算,測溫工作就更顯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