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總局14日發布了2008年全國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公報,根據對全國25萬多家制造業企業相關數據的測算,去年這個指數為81.18,比上年提高0.19,全國制造業質量競爭力穩中有升。
據介紹,質量競爭力指數是按照特定的數學方法生成的、用于反映我國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整體水平的經濟技術指標。按照原始數據統計范圍的不同,可以相應形成全國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制造業分行業質量競爭力指數和分地區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
在去年全國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中,產品質量等級品率、產品監督抽查合格率、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比重、新產品銷售比重、平均產品銷售收入等5個統計指標的得分與2007年相比分別增加了0.46、4.59、1.30、1.36、1.70分,增長明顯。
公報顯示,我國制造業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加快。全國大中型制造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達到2500多億元,比2007年增長了26.71%,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由2007年的0.90%提高到0.96%,新產品銷售收入總額累計超過5萬億元,增長率達到25.50%。
此外,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大中型制造業企業平均產品銷售收入達到7.37億元,比2007年增長了8.38%,與國外企業抗衡的能力不斷增強。
這個指數的原始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和國家質檢總局,主要統計口徑是大中型工業企業。公報中的各項統計數據均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