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通化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通鋼”)與首鋼總公司(下稱“首鋼”)在吉林長春正式簽下“聯姻”之約。雙方最終重組方案比此前版本所稱的似乎更有利于首鋼。
據首鋼內部人士昨天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首鋼將出資25億元獲得通鋼77%左右的股權,其中一部分是由吉林省國資委無償劃轉,由此首鋼將獲通鋼控股權。此前,市場曾傳出首鋼有望獲得通鋼逾60%股權,而首鋼最終持股比例可見進一步提高。
除了25億元的投資外,首鋼后續將繼續投入資金,對通鋼項目進行技術改造,并淘汰落后產能。
知情人士透露,吉林省此前計劃將通鋼產能提高到1000萬噸,但由于發改委對內陸城市的鋼鐵產能擴張有嚴格限制,計劃最終做出了調整。在與首鋼談判過程中,吉林省降低了對通鋼的產能目標,最終目標計劃為700多萬噸。
首鋼入主通鋼后,將對通鋼進行改造升級,提高通鋼的盈利能力。同時,借助此次機會,在全國范圍內尋求發展機會的首鋼,也將自己的戰略版圖擴張到了東北地區。
去年7月24日,國內大型民營鋼鐵企業建龍集團在重組通鋼過程中,曾遭到通鋼一些職工的反對。此后,吉林省政府工作組同意終止實施建龍集團重組通鋼的方案,吉林省國資委隨后又向國內幾大鋼鐵公司拋出了“繡球”。據記者了解,吉林省曾主動找到鞍鋼集團、首鋼集團和湖南華菱鋼鐵(4.11,0.00,0.00%)集團等鋼鐵企業,與他們就通鋼重組一事進行洽談。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在談判過程中,鞍鋼主動要求退出。
與首鋼不同,鞍鋼目前產能已經很大。5月份,國務院國資委剛剛批準了央企攀鋼集團和鞍鋼集團之間的合并重組。如全部實現實質性合并重組的話,鞍鋼最終產能將超過6500萬噸,成為國內行業龍頭。
首鋼從北京逐步搬遷后,正在各地尋求發展空間。2009年首鋼粗鋼總產量只有1730萬噸。重組通鋼之前,首鋼的戰略版圖從未輻射到東北地區,而國家振興東北計劃的實施,對鋼材需求量拉動很大。
雖然吉林省對鋼鐵產能提出了較高的目標,但是首鋼入主通鋼后,無疑將面臨來自鞍鋼等東北地區大型鋼鐵企業的激烈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