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來,中國金剛石工業蓬勃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完整的工業體系,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產品質量低、品牌意識差、高檔產品少
國內高檔金剛石只有中非人工晶體研究院、保定八達穩德金剛石公司能生產,但產量很低,大量的靠進口。可以說,高檔金剛石市場基本被進口貨所壟斷。
從品種牌號方面看,按照金剛石的用途來分,英國Debeers公司共有44個牌號,美國GE公司共有25個牌號;我國則只有11個牌號,且最高檔的DMD級沒有商業化的產品。牌號少而不細,影響了金剛石制品的研制開發和質量水平的提高。此外,國內人造金剛石市場絕大多數仍以單顆粒抗壓強度即多少公斤來論價,根本不關心品牌。
2.制品發展緩慢
國內消耗金剛石最多的石材加工用鋸片,多數是靠加大低品位金剛石的配料密度來制作的,而且有金剛石品位越選越低,甚至加入部分碳化硅粉末強化硬度的趨勢,由引引起了設備易損、石材荒料浪費、加工效率低、電耗大,更重要的是用這種鋸片加工的石材質量差,不僅賣不上價格,而使國內的高檔建筑不得不用進口板材來裝修。同時,國內高精度的組鋸用鋸片、高精度石材加工用的其他工具,基本用進口產品。
目前,機械加工特別是轎車加工用超硬磨具依賴進口的局面尚未有效扭轉,只在輔助工序,如刃磨等采用國產產品。其中原因一是國產磨具水平偏低;二是未建立完善的磨削試驗基地,新開發的產品多在生產現場試驗摸索磨削參數,多數制造企業缺乏高精度制品生產設備(線),雖有少數廠家購置、引進了先進生產設備,但總的應用面較窄,多數設備只能滿足一般產品需求。國內較大部分金剛石制品生產企業資金短缺,基本上靠生產中低檔產品艱難度日。
制品發展緩慢的另一個原因是制品開發的力度遠沒有金剛石單晶的開發力度大,資金投入的也少,信息交流也不夠。 3.無序競爭,市場混亂,近兩三年行業新增612MN以上的大壓機總臺數在800臺以上,引起中低檔金剛石產量過剩、價格嚴重滑坡,在連續幾年下滑的基礎上,今年又比去年下降20%,引起惡性競爭,多年來現款現貨的交易方式被打破,賒銷之風又露端倪。金剛石通用制品如鋸片、砂輪、電鍍工具等價格也是逐年下降,競爭亦非常激烈。
4.技術力量弱、技術開發條件差
由于研究開發經費少,發展前景好的創新型中長期研究項目難以開展,科研人員流失嚴重,行業科技力量愈現薄弱,創新減少。 入世后的影響我國人造金剛石工業是進入市場部分較早的新興產業,以中低檔金剛石爭得了國際市場較大份額,以出口量占總產量的40%計,年出口量近4億克拉,不僅是人造金剛石生產大國,也是出口大國。但人造金剛石制品出口較少。專家預測,加入WTO對人造金剛石行業總的來說利多弊少,其主要影響如下:
有利于行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有利于充分利用外資、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及市場資源,從而推動行業技術進步;有利于打破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壁壘及地區保護,改變依賴轉口貿易的局面,利于直接貿易,利于出口市場進一步擴大;有利于促進產品質量標準與國際接軌。
同時國外高檔金剛石及各種精密高效的金剛石工具制品會大量涌入,對國內的市場產生沖擊,一段時間內會對行業特別是制品企業產生不良影響。
國內金剛石及制品正在開發或尚未開發的應用領域,可能出現被國外產品壟斷的局面。 發展趨勢展望21世紀,我國人造金剛石行業將會出現如下發展趨勢。
人造金剛石單晶的生產將進一步朝著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缺乏資金和技術支撐、沒有特色的小企業生存將更加困難;金剛石行業屬于高技術行業,從業人員的知識水平會有較大提高,更多的高智人才會加入本行業;利用612MN以上大壓機生產高品級金剛石的工藝將在數年內得以完善,六面頂壓機生產高品級金剛石的研發步伐將進一步加快,高品級金剛石的生產比例將大幅度提高。
兩面頂技術將會大大發展,國產兩面頂壓機將逐步實現大型化,引進兩面頂壓機將全部投入商業運行,年輪式模具將大幅度提高國產化率并逐步實現國產化。
合成商品級金剛石用粉末觸媒、粉末石墨及葉臘石等原輔材料的研究將出現重在進展。
金剛石行業標準將在21世紀初葉與國際接軌,金剛石的分選檢測技術將會大幅度提高并日趨完善。
金剛石各種制品將向高品級發展,以滿足日益提高的石材、玻璃、陶瓷、機械等高精度加工的需求。
金剛石單晶和制品的出口渠道將進一步拓寬,國際市場份額會越業越大。
總之,中國金剛石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成為世人矚目的行業,為中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21世紀初期是金剛石工業由大轉強的黃金時期,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金剛石工業有能力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實現金剛石強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