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戒,是承載著愛與承諾的信物,無論是天然鉆石還是品質相同的培育鉆石,都需要用心呵護才能長久璀璨。這份全面的鉆戒佩戴與保養指南,助你守護這份光芒。
鉆石之堅:小心存放,避免“誤傷”
1、硬度之王:
無論是天然鉆石還是培育鉆石,都擁有自然界最高的莫氏硬度10級,是名副其實的“硬度之王”。
2、存放之道:
正因為鉆石如此堅硬,不佩戴時務必單獨存放!將其與其他珠寶(尤其是硬度較低的寶石如珍珠、黃金、K金飾品等)混放,鉆石極易在這些珠寶表面留下難以修復的劃痕。一個帶獨立軟布隔層或小袋的首飾盒是最佳選擇。
親油煩惱:輕松清潔,重現光彩
1、油脂“磁鐵”:
鉆石具有極強的親油疏水性,培育鉆石也不例外。日常接觸皮膚油脂、護手霜、化妝品、廚房油煙等,都容易被鉆石吸附,進而沾染灰塵,導致鉆石看起來霧蒙蒙、失去火彩。
2、清潔妙招:
溫和清洗液:使用溫水,滴入幾滴中性洗滌劑(如洗手液)或溫和的肥皂水。
軟毛刷輔助:將鉆戒浸泡幾分鐘后,用軟毛牙刷(如舊牙刷或珠寶清潔刷)輕輕刷洗鉆石表面、背面(亭部)及戒托縫隙,徹底清除油脂污垢。
沖洗與擦干:用流動的溫水徹底沖洗干凈,最后用柔軟的無絨布(如擦眼鏡布)仔細擦干。
3、日常保養小貼士:
雖然無法完全避免(如化妝、烹飪時),但建議佩戴鉆戒前完成護膚、化妝步驟,做飯時盡量摘下。若沾染油脂,及時清潔即可恢復光澤。
戒托守護:材質不同,保養各異
戒托是鉆石的“守護者”,不同材質保養重點不同:
1. 18K金:
特點:由75%黃金+25%其他金屬組成,硬度高、韌性好,鑲嵌牢固。常見K白、K黃、K紅(玫瑰金)。
保養:
K白:本身微黃,表面鍍有一層銠(白金)增白。長期佩戴、摩擦會導致鍍層磨損,露出淡淡黃調。保養需到專業珠寶店進行重新電鍍(補銠)才能恢復亮白。
K黃/K紅(玫瑰金):顏色穩定,無需電鍍。佩戴久了表面出現細小劃痕是正常現象。保養只需重新拋光即可恢復光亮。劃痕不可避免,是歲月佩戴的痕跡。
2.鉑金(Pt950):
特點:天然純凈的白色貴金屬,永不褪色或變色。相對18K金更軟,密度高但更易產生劃痕。
保養:同樣,日常劃痕無法避免。保養相對簡單,只需定期到專業珠寶店進行重新拋光,即可去除大部分劃痕,恢復光澤。
改圈口:有限操作,謹慎為之
戒指尺寸不合適?改圈口是常見需求,但需注意重要限制:
1. 幅度有限:
通常只能在原尺寸基礎上調整最多1-2個號(改大或改小)。超出此范圍,結構改變過大,難以操作或影響牢固美觀。
2.工藝與損耗:
改圈口需將戒圈鋸開,調整到所需位置后再焊接、打磨、拋光。此過程必然損耗少量金屬(黃金或鉑金)。
3.圈壁變薄:
每一次改動(無論改大改小)都會導致戒圈底部(最厚處)金屬被磨掉一部分,使戒圈整體變薄變細。
4. 次數限制:這是最關鍵的一點!戒圈不宜、也不能多次改圈口!通常改過1-2次后,戒圈會變得過薄過細,戒圈強度降低,最終導致鑲嵌爪松動,鉆石脫落風險增加。
日常佩戴小貼士
避免接觸化學品:漂白劑、氯水等可能腐蝕戒托金屬,游泳或做家務時建議摘下。定期檢查:每半年到珠寶店檢查鉆石鑲嵌是否松動,尤其是爪鑲款式。運動時摘下:劇烈運動可能導致戒指撞擊硬物,增加鉆石脫落風險。
培育鉆石擁有與天然鉆石完全相同的物理化學性質,這份保養指南同樣適用于所有鉆石戒指。用心呵護,方能讓這份象征永恒的信物,歷久彌新,永遠閃耀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