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熱點,傳遞發展信心。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都會關注哪些話題呢?背后有什么民之所盼和民之所贊呢?《河南新聞聯播》推出兩會特別節目《大象看熱點》,今天播出第一期《用創新擦亮高質量發展底色》。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張郝:說到今年的熱點,人工智能無疑是“頂流”。從DeepSeek的崛起,到人形機器人的驚艷亮相,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也為產業發展開辟出無限空間。在河南省醫學科學院,通過人工智能+眼科,建成了國內首個臨床眼科大模型“伏羲慧眼”,用這套智能設備拍個眼底照片,分分鐘就能出具全身的體檢報告。這份報告就是AI通過我的一張眼底照片,進行大數據分析,評估出我的血常規、肝腎功能等30多項指標,不用抽血化驗、不用彩超核磁共振,實現了一眼“窺”全身。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壯大未來產業。代表們認為,河南高質量發展的一大亮點,就是通過“人工智能+”,賦能產業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 郭永軍:我們省里面的智能醫學實驗室,他們目前正在研發的一個中醫方面的,通過望聞問切,來預測疾病的一個癥候群的這樣一個大模型,他們叫做靈樞模型。就可以推廣到我們縣鄉兩級醫院,這樣能夠提高我們縣鄉醫院的醫生的診病能力和治療能力,我們期待著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應用得更多更廣。
全國人大代表 丁波:通過“人工智能+”,既能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也能培育壯大未來產業。河南省通過了“人工智能+”的行動方案,以重大應用的需求為牽引,實施“+醫療、+教育、+科研、+工業、+等等“的重點行業應用示范,通過多元化的應用,必將在中部地區乃至全國形成人工智能行業應用新生態。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在河南,一粒金剛石正在折射出萬億級產業的璀璨光芒。作為河南的兩個國家級產業集群之一,產量領先全球后,河南的超硬材料開始向芯片、超導等前沿新材料領域發力。如何像超硬材料產業一樣,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在全球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
全國人大代表 郭澤義:特別注重的一個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還有就是未來產業,像航空航天,特別是商業航天,還有像我們這個低空經濟,代表性的像EVTOL也就是電動飛行器,那么在商業航天里面,我們正在積極地布局,為商業衛星、商業發射的這些火箭,提供新型的光電連接產品和服務,也在為EVTOL的這些頭部企業提供整機的互聯解決方案。
全國人大代表 徐勝杰:實現新質生產力最好的一種模式現在就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融合發展,接下來將圍繞著我們的主責主業,更好地推動這個科技創新,驅動我們的產業發展,核心還是靠我們新的技術,為我們這個重大戰略的實施,提供堅實的保障。
全國政協委員 魏世忠:高質量發展,現在河南有良好的工業基礎,高質量發展,核心是人,如何培養出更高質量的人,如何吸引到更高質量的人,怎樣用好高質量的人,使人才有用武之地,我們的產業鏈條更加完善,我相信在高質量發展這一塊,河南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