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小米推出了一款中框鑲嵌環保培育鉆石的手機。
工業和科技領域的這次跨界,不僅讓鉆石限定版手機備受矚目,也讓培育鉆石再次以閃亮的姿態出現在公眾的視野。
這次跨界合作,對培育鉆石產業有何影響?作為培育鉆石的重要產地,河南又應該如何抓住發展新機遇?
“手機鑲鉆”成真,培育鉆石閃亮出圈
10月29日晚,小米在北京召開名為“新起點”的新品發布會。
發布會上,推出了小米15手機系列、小米SU7Ultra等16款AIoT產品。
其中,引起行業關注的是,小米15手機不僅推出了多達40種色彩搭配的定制版,還推出了特別的鉆石限定版。
這款手機機身的中框,鑲嵌了一顆環保培育鉆石,57個切面光彩奪目。按照小米對設計理念的闡釋,鉆石鑲嵌的位置剛好對著手心,每當你拿著它的時候,就感覺把愛攥在手心。
手機鑲鉆,不僅引發了業內的關注,也再次把培育鉆石的概念帶到聚光燈下。
當晚,河南的培育鉆石圈也因此“沸騰”了:有人在討論,小米手機所使用的培育鉆石是不是咱河南產的?也有人“打開了思路”:我們應該創新更多的應用領域。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小米手機上所使用的培育鉆石,確實來自河南超硬材料領域一家企業。
優勢突出,河南培育鉆石產業用實力說話
事實上,小米手機使用的培育鉆石來自河南,并不讓人意外。
全球金剛石看中國,中國金剛石看河南。河南在金剛石產業領域,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其中,研制出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的三磨所,就在鄭州。河南擁有的人造金剛石上市公司數量也最多。全國7家相關領域上市公司,5家在河南,包括國機精工、惠豐鉆石、力量鉆石、四方達、黃河旋風。
近年來,以人造金剛石為代表的超硬材料產業發展迅猛,河南已成為全國超硬材料的主要產區和產業研發中心、產業化基地、技術人才輻射源。超硬材料產業,作為河南重點培育的28條產業鏈之首,也成為河南在全國領先、全球獨具優勢的產業。
而培育鉆石,就是人造金剛石產業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指應用于珠寶飾品的寶石級實驗室培育金剛石。
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鄭州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佘丁順介紹,隨著高溫高壓法和化學氣相沉積法等技術的不斷成熟,培育鉆石的產量和質量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培育鉆石市場正蓬勃發展。
數據顯示,全球每10顆培育鉆石中,就有5顆來自中國;而中國每10顆培育鉆石中,就有8顆產自河南。
跨界手機,培育鉆石行業邁出一大步
10月29日晚上10點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秘書長孫兆達發了一條配有“小米推出鑲嵌培育鉆石的小米15限定版”圖片的朋友圈,致敬奮斗和堅持者。
他告訴記者,這次跨界,戰略意義大于實際的銷售。“對于培育鉆石行業來說,這是正式邁出了飾品化的一大步。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是行業的一大步。未來,培育鉆石可能會進入更多的民用品、裝飾品領域,包括汽車行業在內。”
在佘丁順看來,培育鉆石向飾品化的轉型,是一條必經之路,也是培育鉆石的一個新賽道。“培育鉆石跨界手機,是一個好的嘗試,也是一個好的開始。”
佘丁順認為,培育鉆石必須得創新產品品類,打造多元化的產品生態。而未來,培育鉆石的發展必然會走向兩個方向,一個是科技鉆,另一個就是工藝鉆。這兩個方向的創新,也是培育鉆石的未來。
所謂科技鉆,就是培育鉆石的標準品,會出現在更多的應用場景中。“培育鉆石的光學效果,是自然界中非常獨特且優異的,它本身可以讓所有的裝飾品變得更漂亮,也能夠給大家提供情緒價值。”佘丁順說。
而工藝鉆,是隨著培育鉆石越來越大、顏色的可調性和可控性更好,培育鉆石會有更多設計和加工的潛能,在工藝表達上有更多元的創新,從而做出像翡翠或其他彩寶一樣的工藝品。
創新場景,才能拉動市場的需求
鉆石限定版手機的出圈,讓很多人又一次關注到培育鉆石。河南的培育鉆石企業和產業,又該如何抓住這次機遇?
在佘丁順看來,為小米提供培育鉆石的這家企業,在應用場景上的創新,值得所有企業學習。這也是河南企業抓住機會的最好方式。“只有不斷創新產品、品類,開辟新的應用場景和賽道,才能拉動市場的需求。比如,培育鉆石能不能應用在某款汽車、某個奢侈品的logo上?現在,培育鉆石的價格到了高端飾品完全可以接受的程度。只要我們打開思路去創新,對于企業去產能來說,絕對是個大的方向。”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4月,培育鉆石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已達56.8%。佘丁順說,在中國,培育鉆石和天然鉆石的銷量占比分別為17%和83%。
未來,怎么去挖掘培育鉆石在中國的市場潛能?“都說我們要教育市場,事實上,產品是教育市場最好的教材。”佘丁順說。
因此,只有做出更多元和更具創新性的產品,才能讓更多人了解和應用培育鉆石,釋放更多的產能,讓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獲利的同時,投入更多的人力、財力、物力去做新的研發,為人造金剛石在半導體等領域的應用提供強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