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戴比爾斯(De Beers)在今年6月份宣布停產用于珠寶領域的培育鉆石時,業內曾經對該集團旗下品牌 Lightbox 的前景產生過討論和猜疑,認為它也許將隨著母公司逐漸退出消費市場。
然而昨天 Lightbox 推出的新一輪推廣活動,徹底打消了這種猜疑。咱們可以在此處引用一下JCK文章的標題:這個品牌依然活著。
推廣活動的主題叫“Modern Family”(摩登家庭),口號是“Shine Bright Spend Less”(大概可以翻譯成類似“璀璨閃耀,更少花費”之類),宣傳了培育鉆石產品高性價比、富有設計感、環保等特性(Lightbox聲明其鉆石采用風力發電制造,如下圖)。
▲ 圖源:Lightbox
然而這個舉動讓一部分從業者覺得不滿,認為戴比爾斯對培育鉆石的打法模糊不清,并且上述的那句口號會給人帶來誤解。從前幾個月的輿論表現來看,天然鉆石行業內的不少人都期望,作為“行業老大”的戴比爾斯,能在消費市場上和培育鉆石“劃清界限”。所以當它在6月份做出停產的表態時,業內曾經一片歡騰。
同樣,在9月香港珠寶展的早餐會上,當 Al Cook (戴比爾斯CEO)再次提及“我們不生產用于珠寶的培育鉆石”時,現場也是掌聲雷動。
追隨者們似乎在一片低迷的市場中找到了某種希望,甚至是類似幾十年前的那種信仰。至于這種信仰能否有效影響年輕的終端消費者,在那一刻已經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在領英上有評論認為,戴比爾斯依然期望留在培育鉆石的下游市場,只不過不生產用于消費市場的毛坯原料了,而是將主要力量放在了終端品牌建設上。這樣一來,它依舊可以影響培育鉆石的終端價格,同時助力區分天然鉆石和培育鉆石。
與此同時,評論人士希望戴比爾斯是真的致力于區分兩類產品的客戶基礎和客戶體驗,而不是僅僅在產品上搞一些簡單粗暴的差異化。
至于貨盤的問題,Lightbox在接受國際媒體采訪的時候表示,自己的存貨夠用。
即使不夠用,也能輕松地在市面上采購,這在今天的培育鉆石行業里并不是一件難事。
▲ 圖源:Lightbox
還有一點,這也是我們在上周的企業訪談中得到印證的想法——
培育鉆石是一種理論上可以無限復制的工業品,所以在上游和中游領域必然會發生激烈的“內卷”,直至各個環節的利潤都歸于理性。相比之下,值得深耕的是下游市場,因為每一家企業、每一個品牌都有可能形成差異化,從而在競爭環境中突圍。
反觀 Lightbox 此次的行動,似乎也在告訴業內的朋友們:下游,是需要深耕的板塊。
畢竟,就像大部分非必需品一樣,鉆石的價值本就建立在營銷的基礎之上,無論培育鉆石還是天然鉆石,在下游市場做好營銷工作、為消費者提供充分的情緒價值,才能帶動產業鏈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