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以及人口的不斷增長,水污染問題日益嚴峻。因此開發清潔、高效、可持續的水處理技術迫在眉睫。H2O2和O3作為綠色無污染的強氧化劑,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電化學氧化反應(ORR)催化O2轉化為H2O2和利用電化學方法生產O3(EOP)作為可持續的、生態友好型的現產即用方法,已受到廣泛關注。然而,H2O2和O3的電化學生產涉及競爭反應,分別生成H2O和O2。因此,開發對含氧中間產物具有最佳吸附能的電催化劑至關重要。目前,貴金屬及其合金在促進2e- ORR反應方面已顯示出顯著的功效,但這些催化劑成本高昂。含鉛催化劑是有效的EOP陽極材料,但含鉛催化劑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且不符合RoHS要求,因此限制了它們的廣泛應用。
基于以上問題,化學工程學院鐘興教授、王建國教授團隊和華東理工大學戴升教授合作,在“多尺度模擬-電催化劑-膜電極-電反應器”方面做了系統工作。團隊采用多尺度模擬與實驗相結合的方法,成功合成了二維金剛石(2D Diamonds)上摻雜的B、N的用于2e- ORR和EOP的BND和Pt1/BND電催化劑,且表征結果證明Pt主要以單原子形式分布在Pt1/BND的邊緣(圖1)。有機物降解和細菌消殺實驗表明,O3和H2O2之間的協同作用加速了有機物和細菌的去除。DFT計算結果表明BND優化了對OOH*和H2O2*中間體的吸附及電子轉移,展現出高H2O2選擇性。Pt1/BND中Pt的引入改變了體系的電子結構,減弱了對O3*的吸附,有利于EOP性能提升。
圖1 BND和Pt1/BND合成過程示意圖及
相應的形貌表征圖
該成果近期以“Efficient Electrochemical Ozone and Hydrogen Peroxide Production by Synergistic Effect of Atomically Dispersed Pt, Boron and Nitrogen Doped 2D Diamonds”為題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浙江工業大學盧夢夢、劉旭和華東理工大學荊長飛,通訊作者是浙江工業大學鐘興教授、王建國教授和華東理工大學戴升教授。該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