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及景氣周期與自主可控形成共振
我國機床產量在2011年達到歷史頂峰,2015-2019年為行業低潮期,2020年起呈現新一輪景氣周期,目前仍處在上行階段。金屬切削機床2021年產量60萬臺,同比增長35%,但仍僅為2011年86萬臺的70%,存量更新潛力待釋放。另一方面,從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看,今年上半年疫情反復影響,預計下半年在積極政策的引導下,制造業有望呈現復蘇態勢。另外,機床作為工業母機,中高端整機和零部件亟待實現自主可控,加快智造升級將推動國產品牌進口替代。機床行業的更新周期、需求周期及自主可控周期三者共振,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期。
市場容量龐大,中高端機床需求向好
我國金屬加工機床行業市場容量接近1800億元,主要下游為汽車、航空航天、工程機械等行業。而伴隨著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崛起,汽車零部件自主化率提升將顯著拉動國產中高端機床的需求。我國機床工具進出口貿易總額約2100億元,其中出口以磨料磨具、切削刀具、低端切削機床為主,而進口以中高端金屬切削機床為主,呈現明顯的不平衡。在航空航天領域亟需的高端五軸聯動機床進口受限制,將進一步推動關鍵技術自主化和進口替代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