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黑龍江省分布晶質石墨礦產地有22處,儲量居全國之首,約占全國石墨儲量的60%以上,但長期處于原字號開采、生產階段。近三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以科技創新推動黑龍江省石墨資...
黑龍江省分布晶質石墨礦產地有22處,儲量居全國之首,約占全國石墨儲量的60%以上,但長期處于原字號開采、生產階段。近三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以科技創新推動黑龍江省石墨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初見成效。2012年,在受國際市場影響,市場需求下降,石墨精粉總產量減產7.3%的情況下,石墨新材料工業總產值達到31億元,比2011年增長38%,同時,石墨深加工產品產值占總產值比重由2011年的14%提高到33%。其中,雞西市發展情況: 2010年石墨工業總產值10億元,石墨深加工產值為零。2011年,石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成立促進了產學研的結合,通過校企科技合作等形式,已生產出一批石墨深加工產品,如奧宇集團的球形石墨、可膨脹石墨,貝特瑞產業園的球形石墨,香港浩市的高純石墨等都進入了產業化生產,石墨工業總產值15億元,比2010年增長50%,其中石墨深加工產品產值2.1億元,占總產值的14%,實現了零的突。2012年,雞西市石墨深加工產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負極材料、石墨紙、金剛石等石墨深加工產品先后投入生產,10余項國家專利獲得受理。2012年,石墨工業總產值達到20億元,比去年增長34%,其中石墨深加工產品產值7.8億元,占總產值的39%,比去年增長272%。鶴崗市發展情況: 近年來,鶴崗市委托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制定石墨新材料科技發展規劃;充分發揮省石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省石墨科技創新服務平臺作用,依托蘇州中材非金屬研究院分析石墨資源基礎數據,云山碳業石墨公司、中鐵資源集團分別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立了石墨新材料聯合研究中心;南海石油、溢祥、海達等企業引進黑龍江科技學院科技成果,顯著提升了石墨浮選、球形石墨、石墨提純等工藝和設備水平;黑金石墨公司通過合作開發,突破了小鱗片石墨膨脹技術,生產的石墨散熱板產品供應三星、長虹等國內外知名電子產品生產商;同時,聘請了俄羅斯遠東國立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石墨新材料領域專家,開展了包括石墨低溫成型、石墨復合新材料、無硫膨脹石墨、石墨紙等石墨新材料領域前沿技術研究。2012年,鶴崗市石墨工業總產值達到10.7億元,比上年增長52%,其中石墨深加工產品產值2.62億元,占總產值的24.2%。總體規劃,客商紛至沓來。在中國工程院的鼎立支持下,黑龍江省科技廳組織石墨產業“院士龍江行”、石墨產業發展論壇。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淀佐院士等9位院士聯名形成了《關于建立國家高新石墨產品開發、產業化與交易基地(“國際石墨谷”)的建議》,并報送溫家寶總理,總理做出重要批示。科技部高度重視,率先采取措施支持省石墨新材料產業發展。受科技部委托牽頭組織編制了《石墨產業科技發展專項規劃(2012~2020年)》、《黑龍江省石墨產業科技發展實施方案》。石墨新材料產業發展環境的改善吸引深圳寶安集團、香港浩市集團、北車集團、中鐵資源集團等大型企業入駐,形成了客商紛至沓來龍江謀求石墨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新局面。
創新驅動,深加工產品越來越多。黑龍江省正在的建設深加工項目18個,項目總投資為84.9億元。石墨深加工領域正在向可膨脹石墨、柔性石墨、鋰電負極材料、密封材料等精深產品及金剛石等制品方向延伸。雞西市浩市公司一期工程年產5000噸高純石墨生產線已經正式生產,二期工程年產5000噸球形石墨、2.4億克拉金鋼石項目已完成投資6000萬元;貝特瑞公司一期工程年產5000噸球形石墨生產線正式生產,二期工程石墨深加工項目已完成投資2.5億元;重點推進的黑龍江普萊德新材料公司、普晨石墨公司、普祥新材料公司、環宇新能源材料公司等10戶企業石墨深加工項目陸續開復工建設。蘿北縣近年來先后引進的一批石墨精深加工項目,香港南海石油集團投資1.2億元年產1萬噸球形石墨,溢祥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1.54億元建設年產1萬噸球形石墨,青島貝可倍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計劃兩年內總投資2.8億元建設2萬噸球形石墨、1萬噸鋰電負極材料生產線。
搭建平臺,支撐創新。組建了石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批準建立了黑龍江省石墨深加工技術創新服務平臺。批建了黑龍江省鶴崗蘿北石墨新材料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積極引導企業與大學、科研院所聯合建設石墨新材料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創新要素不斷向產業聚集,產業集群發展態勢初現,石墨新材料產業創新體系不斷完善。
今年,“高純石墨材料開發及其典型應用”項目獲得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將啟動,預期建設11條產業化應用示范線。2015年,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黑龍江省石墨產業總產值預計達到250億元,石墨深加工產品將占總產值的60%,達到1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