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新的培育鉆石品牌來了!9月26日,實驗室培育鉆石珠寶品牌“瑰時BOUQUEY”在上海宣布成立。瑰時BOUQUEY主打“可珍藏、可持續、可負擔、可傳遞”理念,品牌使命是“讓每一位中國女孩都實現‘克拉自由’”。
培育鉆石早已不是新的名詞。前兩日,“大肉簽”人工培育鉆石廠商力量鉆石登陸創業板,上市首日收盤股價報250元/股,較發行價上漲1112%的表現還在為投資者們津津樂道。至此,A股已經聚集了四家涉足培育鉆石的上市公司,除了力量鉆石,還有金剛石、黃河旋風、中兵紅箭這三家。
行業在蓬勃向前發展,原因在于技術的不斷精進為培育鉆石帶來了更大的價格優勢以及消費者的接受度、喜愛度在不斷提高。
根據貝恩公司在與安特衛普世界鉆石中心(AWDC)合作發布的報告,實驗室培育的鉆石產量在過去兩年中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2020年達到600萬至700萬克拉,其中由我國實驗室培育鉆石產能為300萬克拉,占到全球產能的50%。并且,培育鉆石價格在不斷下降,2016年至2018年,培育鉆石價格約為天然鉆石的80%左右,2019年,培育鉆石的價格約為天然鉆石的60%左右,2020年第三季度以來,培育鉆石的價格則下降至天然鉆石的35%。
貝恩合伙人Olya Linde稱,培育技術進步導致的價格下降趨勢,可能有助于實驗室培育珠寶市場的擴張。進一步的降價將使更多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接觸到培育鉆石,從而將其進一步推向具有增長潛力的時尚領域。
瑰時BOUQUEY創始人Danny Dong指出,“培育鉆石是在實驗室內模擬天然鉆石生長的環境下生成,和天然鉆石擁有完全一樣的物理、化學以及光學性質。同等品質下,培育鉆石的售價僅為天然鉆石的20%-50%,且款式多樣靈活,也符合環保趨勢,非常契合新生代消費者輕奢悅己的個性化需求。”
悅己消費的趨勢為培育鉆石更大范圍的流行提供了機遇。貝恩咨詢調查顯示,“為自己而消費”在中美兩國鉆石消費原因中排名第一,尤其在中國的消費意愿中占比高達46%,悅己需求在鉆石消費中比婚慶需求明顯更加強烈。分析人士指出,這意味著未來鉆石的主要消費場景或將跳出傳統的婚慶場景,引爆新的悅己型鉆石消費潮流。
瑰時的品牌理念便以支持女性悅己為出發點,Danny Dong表示,“瑰時希望成為每一個中國女孩所擁有的第一個鉆石品牌,鉆石不僅僅是男性對女性的贈予,也可以是買給自己的禮物,還可以是閨蜜之間、親人之間相互贈送的禮品。相信不久的將來,鉆石將會在我們的生活中承載更多價值和意義。”
此外,在貝恩披露的報告中還有這樣一個有意思的洞察。相比美國和印度,中國消費者更容易把培育鉆石和“科技”“可持續”聯系到一起。這兩個詞匯在中國板塊上的重要性,明顯高于美國和印度板塊。
在可持續方面,美國實驗室培育鉆石企業Diamond Foundry曾發布報告稱,開采1克拉天然鉆石需要從地下挖掘出200-250噸的土壤、耗費480升水、排放2011盎司的廢氣和143磅二氧化碳。相比之下,培育鉆石的生成過程并不會對大自然形成破壞,這種特質也讓其自帶環保公益屬性。
可見,培育鉆石的產品附加值還有更為豐富的提升空間。
在推動可持續以及踐行社會責任方面,瑰時BOUQUEY在品牌宣布成立當日,聯合上海復星基金會、乃欣玫瑰共同發起“520玫瑰”公益計劃,并與該公益計劃支持伙伴上海仁德基金會一道,共同助力云南洱海的鄉村振興事業。
據悉,“520玫瑰”公益計劃旨在幫助云南洱源縣推廣可食用玫瑰產業的發展。多年來,洱源縣為保護洱海的水源地生態環境做出了巨大貢獻,當地政府一直在尋找能夠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替代產業,而可食用玫瑰花種植項目對農藥化肥的使用有著嚴格的控制,降低了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配合滴灌方式也大大減少了水資源的消耗。
回到瑰時BOUQUEY所屬的培育鉆石行業,據國泰君安的預計,目前培育鉆石滲透率為6.09%,對標實驗室培育藍寶石市場滲透提升曲線,預計培育鉆石滲透率將在2025年達到15%,對應每年提升1.8%。
國泰君安的研報認為,培育鉆石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1237億元,即對應800億的增量市場,復合增速達21.37%,行業享有滲透快速提升的成長期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