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國吉特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特邁”)與日本機床制造商森精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森精機”)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各持有對方5%的股份,并且在生產、采購、設備研發,以及特定市場的銷售與服務領域均有合作。吉特邁的網頁上還公布了這一消息。
這個“雙贏”的合作旨在實現每年1500萬歐元的共同利益。吉特邁先購買森精機200萬股的股份,后來增加到440萬股,即5%的股份。森精機即將通過對注冊資本增資購買230萬股即5%的吉特邁股份,不含股權期權。其收購價格為每股7.93歐元,總價格將達到1800多萬歐元。這樣,森精機就成為吉特邁最大的單一持股股東。此外,在雙方管理層中互設代表的方案已經在醞釀之中。
吉特邁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金屬切削設備生產廠家之一,在全球有69家銷售服務公司、6000多名員工,在歐洲有10個工廠,在上海有1個工廠。 1993年,吉特邁集團并購德克爾(DECKEL)、馬豪(MAHO),并建立了德馬吉銷售公司(DMG)。2008年財年,吉特邁機床銷售額為25億美元,排名世界機床行業第三位。
森精機是已有60年歷史的老公司,2006年底收購了著名的瑞士機床廠家DIXI MACHINES,在歐洲已有工廠。最近又并購了太陽工機和日立精機。2008年財年,森精機銷售收入17.7億美元,世界機床行業排名第六位。
對于此次合作,吉特邁的董事會主席Rudiger Kapitza博士說:“機床領域已經變得全球化了。應對和克服本次國際金融危機強烈要求這樣有力的聯盟。我們將整合自身資源,以發揮共同的效率優勢。”
對于這次世界機床行業排名前列的“強強合作”,外界給予了正面的回應。據悉,此決定公布后,吉特邁股價上升了13%,森精機股價上升了5%。
國內業界有關專家表示,這一合作事件值得關注,但未來的行業走勢難以預測。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梁訓瑄表示,吉特邁制造的車床世界聞名,森精機能做世界精度最高的加工中心,而且這兩個企業分屬于世界機床制造業最強的兩個國家德國和日本,他們的這次“國際聯合行動”,具有深遠的意義。
北京機床研究所俞圣梅教授說,現在機床行業競爭十分激烈,企業之間兼并、重組、滲透的現象十分普遍,這也是金融危機下行業調整的一種方式。這次吉特邁與森精機的非激進、溫和的合作,僅為互相參股,局限于資本運營方面,估計產品經營的模式不會改變,主流產品不變,而且不會涉及技術層面的交流。推斷在成套技術合作方面,雙方還尚難達成明顯利好,但對進入對方的國內市場,則會比較容易。這種合作模式下,誰也不可能成為對方公司的真正老板。
20世紀,世界機床行業有幾次大的整合調整期。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歐美機床工業振興,機床工業有較大的進展;七八十年代以后,機床進入自動化領域后,形成一大批中小企業;八九十年代,美國制造業進入衰退,行業內重組合并趨勢明顯。俞教授談到一個觀點,即“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資本主義國家,為了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合并、分開是一種市場經濟演練的套路,任何行業、企業都難逃這個規律。現在是否又進入一次重組整合期,現在還不好下定論。
反觀國內機床行業的發展,俞教授斷言,5年內,我國機床行業必定會有重組。這與行業增長速度過快、機床工具企業數量過多,企業競爭過于激烈、利潤偏低,以及目前的經濟形勢都密切相關。一些機床工具企業兼并、重組、倒閉的現象都有可能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