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開市兩周,首批25只科創板個股依舊表現活躍。據上交所官網顯示,開市兩周,首批25家企業總市值超過6000億元。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希望,科創板受到市場各方極大關注。
有實力的科技創新企業繼續沖擊科創板,各地政府也在賽跑,紛紛出臺政策,給出200萬元~2000萬元不等的重金獎勵,以期尋找本地「瞪羚企業」,培養科創板后備軍團。
現在,有意沖擊科創板的企業注意了:上海、云南、佛山等5省市都有千萬獎勵在等你。而成功登陸科創板的企業,選址960掐指一算,南有成都,北可西安,來即安,且有千萬獎金在召喚。
一線城市重獎2000萬
首批25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中,北京和上海各占5家,在科創板企業「誕生地」中并列第一,成為最大贏家。其次為江蘇省4家,浙江、廣東各3家,陜西2家,山東、黑龍江、福建各1家。
自科創板申報以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不僅全程跟進輔導,更有重金獎勵扶持。北京、廣州雖未針對企業登陸科創板出臺明確的獎勵政策,但對于在國內外上市的企業,采取市區兩級獎勵機制,北京最高獎勵金額600萬元,廣州上市企業最高可獲獎勵1300萬元。
上海徐匯區重點發展科創板后備力量「第一軍團」——人工智能產業,明確項目落地每年最高獎2000萬元,支持人工智能企業在科創板掛牌上市。
9省爭「科」
不僅一線城市重視科創板,新一線、二線城市也看上了科創板。150萬、200萬、300萬、500萬、600萬、1000萬、1600萬……各地政府像極了高考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殷殷期盼的家長。甚至,已有4省市獎勵額度達到千萬級,最高獎金不斷刷新,分階段或者一次性獎補企業。像分階段獎補,意味著嘗試登陸科創板的企業,進行到不同階段即可領取相應的獎勵金。
2018年11月,安徽將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納入獎勵政策之中。在《關于大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對在科創板等境內外證券交易所首次掛牌上市的民營企業,省級財政分階段給予獎勵200萬元。
鄭州、南京、濟南、西安、成都等緊隨其后,生怕企業缺少露頭的勇氣,「重金猛砸」,為了培育自家科創板的「金種子選手」,不斷打破別人家的最高獎勵額。
2018年12月,鄭州出臺《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對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獎補500萬元。
2019年1月,南京發布《關于深化創新名城建設提升創新首位度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對科創板上市企業,一次性資助300萬元。
2019年2月,濟南出臺《濟南市加快現代金融產業發展若干扶持政策》,提出對科創板上市企業一次性補助600萬元。
2019年4月8日,無錫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現代產業發展政策的意見》的通知,明確對于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將給予150萬元獎勵。
2019年4月,西安高新區發布《西安高新區關于進一步支持企業借助科創板等資本市場上市發展的若干政策》,科創板IPO最高獎勵1000萬,分拆業務登錄科創板,同樣最高獎勵1000萬;擬上板企業且研發投入超過銷售收入10%,最高獎勵200萬;對直投區內科創板企業的券商,最高獎勵300萬。
2019年6月,成都印發《加快推進成都市企業科創板上市扶持政策的通知》,明確10條扶持政策,明確企業走完從受理到首發上市的流程后,可得到1000萬元獎勵。
2019年7月,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公布《佛山市南海區推動企業在科創板掛牌上市指導意見》,提出將建立一批不低于10家的科創板后備企業名單,企業成功在科創板上市將最高獎勵1000萬元。
2019年7月24日,云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云南省資本市場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公司在科創板上市,分階段最高可累計獲得1600萬元獎勵。凡是在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上市的企業均可申報。
鼓勵遷入
當各地爭相搜尋、發展本土瞪羚企業后備軍時,一些城市還張貼懸賞令,鼓勵已「登科」的企業遷入,比如成都、西安。
西安高新區對遷入的科創板企業,獎勵1000萬元,這一獎勵金額等同于西安高新區內企業登陸科創板的最高獎金,其誠意不言而喻。
科創板上市企業遷入成都,則可一次性收獲獎勵600萬元,是在成都首發「登科」企業獎勵的3/5。獎金雖然比不上四川,但在各省市扶持政策中已屬中上游。
那么問題來了,成功登陸科創板的企業,到底要不要考慮遷址呢?畢竟獎金不少,營商環境也不錯。
獎金有效嗎?
如火如荼的科創板企業爭奪戰,看起來有點眼熟,和當年獨角獸、人才爭奪戰一樣火熱?;ハ嗯时戎?,誰的獎勵高,誰的條件更優渥?
為什么大家對科創板如此「熱情」?參照當年爭奪獨角獸的勁頭,或可窺探其中一二。
能夠登陸科創板的企業,是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結合,可謂是行業小巨人。在資本的助力下,科創板企業有望成為具有高成長性、高投資價值的「白馬股」、「藍籌股」。也許,下一個「阿里巴巴」將從科創板誕生。如此,培育或引入科創板企業會快速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擴大影響力。
有業內人士表示,政府出臺政策,鼓勵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的初衷是好的,但要敬畏市場,尊重規律,獎勵、補貼不宜數量過大。大量的資金補貼,可能會影響企業的正常財務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