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專業性極強的通知火了。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城鄉給水工程項目規范》等38項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全文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其中,“住宅建筑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出現在《住宅項目規范(征求意見稿)》里。一時間,“按套內面積交易”刷屏。
對此,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住宅建筑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這一條款的提出,主要考慮是從技術角度規范住宅面積的計算規則。目前我國住宅面積計算方式主要采用建筑面積或套內建筑面積,為了提高我國工程建設標準與國際通行做法的一致性程度,此次規范征求意見稿中擬將住宅交易的面積統一按套內使用面積計算。此舉一方面可以解決套內建筑面積相同而住戶使用面積不同的問題,另一方面,有利于解決住戶使用面積不透明的問題。
“雖然這一標準目前并沒有完全落地,或者是否落地還有待最終明確,但可以預料的是,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計價的方式將是一個明確的方向?!?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對《證券日報》記者如是說。
具體來看,張波認為,使用這一計算方式交易的做法會相對更為公平。由于公攤面積本身透明度不高,此舉有利于防止部分項目有在公攤面積上做手腳、侵害購房者利益的可能;其次,這一計算方式有利于促進建筑設計優化,使房企更加聚焦如何做好產品設計,以更好滿足購房者需要。
“公攤面積并不是越小越好?!敝性禺a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攤面積不計入面積價格,意味著開發商同樣可以提高套內單價。另外,如果開發商過度擠壓公攤,會導致社區品質下調,包括樓道、會所、大堂等公共面積縮水。
張波提醒,由于目前“住宅建筑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只是一個工程建設規范的公開征求意見,距離正式落地還有待時日,不過,購房者在現有狀況下也要對公攤面積有清晰認識,需要明白清楚不同檔次項目和不同類別住宅合理的公攤率差異。一般來說,高檔樓盤公攤率會高于中低端,高層由于有電梯配比因素公攤率也會高于多層,因此切勿過份追求低公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