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占全球鉆石產量75%的三大礦業集團 DeBeers、 Alrosa 和 Rio Tinto 以維護透明、道德、可持續的鉆石行業規范為由成立了鉆石生產商國際聯盟(Diamond Producers Association , 以下簡稱 DPA)。在此之后,另外五家鉆石生產商 Dominion、Lucara, Gem Diamonds 、Petra Diamonds 、RZ Murowa 也相繼加入。
DPA總裁 Jean-Marc Lieberherr 周二在巴黎表示:“我們希望強調鉆石的天然屬性,同時淡化其儀式性的內涵——年輕人總是把鉆石與父母的時代、婚禮和訂婚聯系在一起。” Jean-Marc Lieberherr 稱,2018年 DPA 花費了6000萬歐元用于天然鉆石的廣告和宣傳,2019年仍將繼續投入等額的資金。
DPA 成員正在擔心天然鉆石會在“在千禧一代心目中失去光環”,擔心人造鉆石的崛起會對 DPA 成員現有業務帶來沖擊,所以持續投入廣告,加大天然鉆石宣傳力度成了DPA對抗人造鉆石的手段之一。
除此之外,DPA 的核心成員De Beers,推出由實驗室合成的新鉆石首飾品牌“Lightbox”,并于今年9月在美國官網上線開售,售賣鉆石大小介于0.25到1克拉之間的吊墜、耳釘等產品。
De Beers數年前曾宣稱堅決不會售賣人造鉆石,此次戰略性轉型顯示出了行業變化形勢——人造鉆石正在被消費者們青睞。
MVI Marketing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近7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考慮購買實驗室生長的鉆石。近年來,已有大批實驗室鉆石制造商和零售商涌現出來,美國實驗室培育鉆石行業的明星公司Diamond Foundry,施華洛世奇、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Buffett)旗下公司Helzberg's Diamond Shops Inc,甚至連專注于短租旅游的Airbnb都投資7000萬美元成立鉆石工廠。
而占據全球人造鉆石份額近80%的中國,則早早布局寶石級人造鉆石市場并頗有建樹。
2016年,君銳鉆石投資成立“克拉級培育鉆石”研發實驗室,專業研發單顆粒8mm,無色及彩色鉆石。
2017年1月,鄭州華晶旗下實驗室培育鉆石高端彩寶定制服務品牌慕蒂卡”珠寶體驗中心在鄭州高新企業加速器產業園盛大開幕。
2017年6月, 由山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國家黃金鉆石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聯合有關企業制定的中國首部培育鉆石鑒定分級標準由山東省質監局頒布實施。
2017年11月,中南鉆石克拉級IIa型鉆石研發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實現了Ⅱa型鉆石的產業化生產。經中國地質大學珠寶檢測中心檢測,產品加工成首飾鉆后,顏色相當于天然鉆石的D-E級,凈度相當于天然鉆石的VS-SI級。
2018年5月,黃河旋風寶石級大單晶合成技術取得新突破,一克拉左右的寶石級金剛石利用快速生長法培育成功!
2018年7月,隨著培育鉆石的分量不斷提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使用62年的鉆石的定義都進行了修改,去除了“天然”二字。
2018年7月,鄭州華晶下屬公司華信珠寶檢測中心成功獲得《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
2018年9月份,河南力量鉆石在香港珠寶首飾展覽會上展出了3克拉培育鉆石原石等眾多令人驚喜的鉆石珠寶產品。
與全球培育鉆石浪潮下的火熱現象相比,天然鉆石開采商最近的日子就沒那么好過了,DPA 稱“目前開采的天然鉆石中三分之二都來自活躍了30多年的老礦山,而且20年來沒有再發現過大型的新礦。”
未來,眾多培育鉆石生產商將會會從天然鉆石行業的衰退中獲益,同時性價比更優、更環保、更符合年輕人消費理念的培育鉆石珠寶正在引導消費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