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7月19日消息,據彭博報道,人民幣在中國央行護航下,二季度從容駛過最大貶值季,逐漸讓市場看到了希望。彭博最新調查顯示,機構投資者預期人民幣下半年溫和貶值,兌美元年內不會破7。過去一...
7月19日消息,據彭博報道,人民幣在中國央行護航下,二季度從容駛過最大貶值季,逐漸讓市場看到了希望。彭博最新調查顯示,機構投資者預期人民幣下半年溫和貶值,兌美元年內不會破7。過去一周,彭博對20家金融機構的經濟學家、人民幣策略師及外匯交易員進行了問卷調查,受訪者對今年底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預期中值看在6.795,較目前的交易水平約貶值1.4%,為年初至今下跌速度的一半。對今年年底的預測最低值為6.9,沒有受訪者預計年底前匯率破7。
人民幣兌美元今年已貶值逾3%,在亞洲主要貨幣中表現最弱,但2月以來,人民幣“收盤價+一籃子”的匯率機制在官方不斷加強的市場溝通中運行穩定,市場并未重演去年8月及今年1月時的恐慌。近期,市場預期美國加息進程放緩,中國上季GDP增速好于預期,6月末外匯儲備余額更意外上升,人民幣貶值節奏明顯放慢。
“中國央行不會允許人民幣過快貶值,而7是一個心理關口,” 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在采訪中表示。他認為,未來美元并不會一直走強,當美元反復的時候,人民幣也會短暫走強,形成雙向波動。他預計,人民幣未來一年內不會跌破7,而且匯率若不出現快速貶值,中國央行就不會出手干預。
周一,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在夜盤交易開始后不久貶破6.70整數位,為2010年11月以來首次。
溫和貶值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按周公布的CFETS人民幣指數上周微升0.14%,為5月以來首次走強。
彭博4月下旬的調查顯示市場相信央行將堅守CFETS指數95的底線。
劉東亮表示,此前市場預期央行會在CFETS指數跌破95后出手干預,但近期并未見央行劃定明確底線,且從實際操作來看,央行也樂見匯率指數有序貶值以刺激出口,“底線在于不能無序貶值,短期內過快貶值才必然引發央行的干預。”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駐香港首席亞洲市場策略師許長泰7月1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人民幣再下跌0.5%到1%以后,其跌勢有望止步,因為中國政府希望在G-20會議和人民幣正式入籃SDR等重大事件前保持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同時,美元在美聯儲鴿味漸濃后可能見頂。
蘇格蘭皇家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胡志鵬認為,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節奏將維持溫和態勢,資本流動是關鍵的變量,只要沒有大規模的資本外流,央行的干預都不會被引發,到明年年中,預期CNY兌美元會貶到7。
資本流動前景
隨著匯率預期走穩,彭博調查的受訪者預計中國的外匯儲備可能于未來一年內以每季度約500億美元的速度下降,明年6月末時降至3.02萬億美元規模。外儲除了在上季微跌74.2億美元外,去年8.11匯改以來的三個季度平均每季下滑1600億美元左右。
招商證券宏觀經濟研究主管謝亞軒在采訪中預計,四季度貿易順差帶來的外匯流入有望增加,10月人民幣加入SDR之后,可能會帶來的資金流入也有利于外匯市場供求狀況的改善。
澳新銀行駐香港經濟學家楊宇霆表示,中國央行態度轉化,當前更愿意讓人民幣跟隨市場走動,“只要貶值沒影響到預期,就不會干預”,他認為,下半年人民幣匯率將更多受制于環球市場事件,由于中國當局的資本管制將依然嚴格,因此資金外逃的風險比較低,央行不會有一個既定的干預底線。
彭博調查顯示,多數市場人士眼中,穩定人民幣匯率的風向標仍是對美元的雙邊匯率。受訪者對年底CFETS指數的預期中值為93.5,分散在90-98的較寬區間內,而他們同期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預測則位于6.6-6.9的較窄區間內,趨于穩定,受訪者對籃子匯率預期的分化主要來自對美元走勢看法的分歧。
盡管短期貶值情緒趨于緩和,市場并未改變對人民幣中長期貶值的預期。美銀、瑞銀、高盛等機構近日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明年的預期水平下調至7或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