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1995年開始,有“互聯網女皇”之稱的分析師MaryMeeker每年都會給出一份報告,綜述互聯網值得關注的大趨勢。到今年恰好是20周年,內容似乎不同尋常的豐富。2015年的報告(...
從1995年開始,有“互聯網女皇”之稱的分析師Mary Meeker每年都會給出一份報告,綜述互聯網值得關注的大趨勢。到今年恰好是20周年,內容似乎不同尋常的豐富。2015年的報告(PDF)幾小時前剛剛在ReCode網站所舉辦的Code Conference會議上發布,其中又說了寫什么呢?中國超硬材料網小編帶你一起去尋找最值得關注的焦點趨勢。

《2015 年互聯網趨勢報告》報告提綱
1、首先,20年中最大的變化是人,互聯網用戶從1995年的3500萬/0.6%增長到2014年的28億/39%。其中28億互聯網用戶里,中國23%,中國之外的亞洲28%,歐洲19%,美國10%,其余還有21%。其中印度是新增用戶數最多的國家,潛力最大。
與之相對應的,互聯網產業也有了天翻地覆的增長,1995年最大的互聯網公司是網景,市值54億美元,Apple第二,只有39億,前15名公司加起來也不過100多億。而20年后,Apple的市值已經7000多億,前15中出現了四家中國公司,總市值2.4萬億以上。如果算到前20,中國有6家(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網易、唯品會),美國11家,日本2,韓國1。
但是,互聯網用戶的增長已經變慢甚至停滯,移動用戶的增長雖然好一些,但也在減緩。流量的趨勢類似。
除了數量與規模之外,世代更替的變化更為重要。年輕一代成為主導者。
互聯網對各行各業的影響,消費者和企業滲透率都很高了(中國的企業應該還沒那么高),但安全、軍事、醫療、教育尤其是政府,還差得很遠。
2、廣告方面,移動是唯一還有較大潛力的。而且移動廣告能玩出很多新花樣:視頻、多圖、基于位置、直接購買按鈕等等。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垂直屏幕上的廣告轉化率更高。而人們在移動設備上垂直屏幕上花的時間比例越來越高。
3、接下來轉到手機聊天軟件,Meeker注意到以微信為首的各種聊天軟件正在發展為平臺/跨平臺操作系統,連接越來越多場景化的服務(這方面微信比國外同行要領先很多)。正如我早就在微博上說過的,微信現在已經成為當年的Windows。越來越多人以后換手機,都是因為刷微信刷不動了。
而聊天軟件本身又是非常多樣性的(地域、場景、年齡層次),允許很多應用同時做大。
與此同時,通知推送系統也成為新的關鍵入口,尤其在手表這樣的設備上。
這張演講稿提出了非常關鍵的觀點,聊天軟件+通知=所有App的關鍵入口層。
4、而在內容產業方面:越來越以用戶產生/編輯為主,傳統的中間層消失了。無論是視頻、新聞、文章、圖片、音樂……新世代也將隨之到來,12-24歲的年輕人是趨勢主導者。他們更喜歡圖形和視頻這種直觀的東西、他們更喜歡手機,87%的人手機從不離身、他們更喜歡拍照、拍視頻、他們更喜歡在社交平臺分享、他們更習慣要的東西馬上得到。
5、而關于中國的方面,特別提到的有:
1)微博、微信活躍度高,微博、朋友圈成為信息傳播最大的媒介。
2)微信把很多政府傳統服務搬到線上。
3)社會化電商崛起。
4)信息型網站服務下沉。
5)巨頭合并加速市場的沉淀和理性化。
6)淘寶、美團等的低分成(不盈利)機制,幫助國內相關市場超過美國。
7)如果說中國已經成為了下一個美國,那么印度目前看來很可能是下一個中國。
8)報告中并沒有提太多國內傳統行業被互聯網改造的浪潮。
相關閱讀:關于Mary Meeker和《互聯網趨勢報告》
談到Mary Meeker,不能不談到上世紀末的科技股泡沫,以及華爾街投行間的競爭。Mary Meeker作為摩根士丹利精心包裝的王牌分析師,在那個時候幾乎主宰了科技股的發行和股價的漲跌,甚至有這樣的說法,“一只網絡股票只有得到摩根士丹利的瑪麗·米克的同意才能出現在華爾街上”?!禕arron's》將Mary Meeker尊為“網絡女皇”。在網絡股承銷業務上,Meeker幫助摩根士丹利在與高盛、美林、德意志銀行等投行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她本人也說,“我的最大價值就是幫助摩根士丹利贏得最好的網絡IPO業務。”
1995年Meeker開始發布《互聯網報告》,這成為網絡股投資的最重要的風向標,被奉為“泡沫時代圣經”。
上世紀末還有另一位與Meeker齊名的明星分析師,美林的Henry Blodget,他因成功預測了亞馬遜股價將突破400美元而知名,并因此被美林挖角。不過這哥們比較背,他加盟美林沒太久,科技股泡沫就開始破滅了。2001年Blodget被美林解雇,很快他就深陷欺詐訴訟,成為華爾街貪婪的替罪羊。Meeker的境遇則要好得多,科技股泡沫破滅后,Meeker也成了“泡沫女皇”,同樣面臨欺詐指控。與美林拋棄Blodget不同,摩根士丹利力挺Meeker,并被懷疑銷毀了泡沫時期所有的私人電子郵件證據,成功幫助Meeker度過難關。
有關華爾街分析師的故事,可以讀一讀另一位著名分析師Andy Kessler的書《華爾街的肉》,其中包括對Meeker和Blodget的描寫,非常生動。Kessler同時也是《操縱金錢》一書的作者。
2004年,Meeker復出,憑借著與Google兩位創始人布林和佩奇的親密私人關系,幫助摩根士丹利贏得了Google IPO的承銷大單。不過這還是幕后操作,真正代表Meeker復出的標志是,當年發布的長達217頁的《中國互聯網報告》,這是華爾街為整個中國互聯網經濟唱出的第一曲贊歌。復出的Meeker說:“我決定不再躲躲藏藏、遮遮掩掩。”此后,Meeker將關注的重心轉向移動互聯網。2010年,Meeker跳槽美國最大的風險投資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成為KPCB的合伙人。
Meeker能夠成為明星分析師,一方面得益于互聯網大勢的不可阻擋,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她深厚的行業資源和人脈,以及她的勤奮。她親身參與拜訪、調研大量互聯網公司,她和很多互聯網公司的創始人保持密切的私人關系。同時,她也拒絕了很多公司的IPO承銷請求,被她拒絕的公司,數量遠遠多于被她贊美的公司。這讓她的互聯網分析和預測具有了更高的可信性。

Mary Meeker

《2015 年互聯網趨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