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磨料磨具企業,雖未處在電商發展的潮頭,但是當銷售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磨料磨具傳統企業還是嗅到了變革的氣息,企業開始躁動。有企業(黃河旋風、北京沃爾德等)嘗試進軍電子商務,將其作為...
我國磨料磨具企業,雖未處在電商發展的潮頭,但是當銷售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磨料磨具傳統企業還是嗅到了變革的氣息,企業開始躁動。有企業(黃河旋風、北京沃爾德等)嘗試進軍電子商務,將其作為推廣銷售渠道;有企業則利用電商平臺巧妙融入自己產品設計環節,打造“微笑曲線”。作為傳統制造業的磨料磨具行業現在才頻頻“觸網”,是否太遲?借助電子商務,磨料磨具企業的發展又是否能否華麗轉身呢?越接近互聯網,成本越低
傳統企業銷售方式的演變大概經歷了三個時期,從展會到雜志到網站推廣。在展會時期,一個成本20萬的展位,一張卡片換來一個客戶,算下來,大概每張客戶卡片成本是400到800元不等;到了雜志時期,投入成本只是展會的1/5,而每個客戶的成本也就是原來的1/8到1/5;2004年之后,多了中國超硬材料網、中國磨料磨具網這些平臺,大家進入做網站推廣,接觸一個新客戶的成本是雜志的1/10到1/20。因此,近年制造業企業紛紛進軍電商。只是,知易行難,許多企業都面臨著“招人比找客難”、“價格戰導致利潤空間下降”等難題。
困境1:利潤空間下降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在十年前進入電商的傳統企業在提起現狀時,都是直搖頭“現在很難做了”。“其實蛋糕還是這么大,只是多人去爭”。一位做燈飾企業的老板坦言,以前沒這么多人做時,利潤空間大,很好做。后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開始價格戰,利潤壓縮。“
陳女士所在的企業在市區生產鋁材。她表示,該公司從2004年開始用電子商務平臺銷售,那時做的人少,效果很明顯,現在很多老客戶都是那個時候建立了合作關系,雖然都是小客戶居多,但很容易成交。“現在就是很多的企業(包括大牌的)都會在網上找了,實力各個層次的都有,質量參差不齊,成交率比較低。”她認為,電子商務平臺現在競爭激烈了,性價比沒以前那么高了,但還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去開發客戶。雖然利潤比以前低很多,競爭也愈來愈激烈,要拼投資和人工投入,但是該企業在電子商務上的投資也是越來越大。“以前是幾萬,現在是幾十萬一年,而且每年投入金額都以兩位數在增長。”
而現階段,我國磨料磨具企業真正進入電子商務的還很少,大部分也都是在摸索甚至是觀望階段,因此,可以判斷出我國磨料磨具電子商務平臺的機會與利潤水平應該遠比其他行業高出許多,幾乎是一片藍海。
困境2:電商人才難招
據了解,人才缺乏是影響磨料磨具企業電商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企業需要的電商人才,除了能推廣,還應能幫企業包裝,“特別對中小企業,能幫他們把文化挖掘出來”。
“我知道很多人在做,但也有很多人在這方面有很多困惑,比如怎么招人,怎么把這項工作開展好。”何女士所在的企業在高新區生產LED元器件和照明成品,在國內外都有銷售,而且是從2004、2005年就開始做電子商務。雖然做電子商務的時間早,但她認為企業“做了很多,但做得不理想”。因為電子商務平臺上各家的價格都很透明,產品銷售價格壓得比較低,有時為了做推廣,虧本也要賣。“一個燈賣幾塊錢還包郵,不說產品成本,我們運費都要十塊、八塊啦。”她坦言,現在她所在的企業就兩個人做電子商務,成效與目標差好遠,主要就是沒有理想的人去跟進。“可以招到人,但不穩定,人才流動性大。老實說,我覺得找客戶都比招人容易。”
但是,也有企業家坦言,之前一直覺得展會上的客戶已經很多,今年突然一下子降下來,所以比較迫切地想發展電商,但是不知該從何著手。“電商一定要做的,我覺得這是未來的趨勢。”她說,“這邊做企業的人,專注點就是生產、生產,營銷方面舍不得花錢請高素質人才”。
建議
校企聯合培養電商人才
“其實企業對電子商務有一定的認識,都認為需要發展電子商務,很積極的想發展電商。但具體怎么做,卻沒有概念。”五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電子商務系博士趙良輝表示,有些企業對電子商務了解不深,只停留在單純的概念上,有些甚至以為電子商務就是淘寶,以為做電子商務就是開個淘寶店,所以取得成效比較慢,甚至沒有成效。
正因為許多磨料磨具企業的老板對電子商務了解不深入,急需高層次的電商經理人和運營策劃人才為其運營、開拓。專家認為,政府應該鼓勵電商人才培養的投入,一是解決人才校企對接的難題。二是積極推動企業電商人才的招攬。人才校企對接的難題主要是現在學生不適應企業崗位需求,因為電子商務是對技術含量要求不高,對經驗要求比較高的專業,但學生在學校主要是學原理,經驗積累不多,所以就會造成企業需求與人才提供之間的鴻溝。目前主要的克服思路是學校和企業一起聯合培養學生,甚至邀請企業家作為老師來給學生上課。有的大學還通過開展電子商務大賽來磨練學生的電子商務管理能力。此外,專家還認為:一方面磨料磨具企業可以積極向周邊相關行業的電子商務平臺學習人才教育和培訓手段;另一方面也可招攬高級電商人才。可以憑借人才優勢,引入一些先進管理理念、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