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越來越多了解孟州和關心孟州的社會各界人士都在為孟州快速崛起的六大專業產業園感到驕傲和自豪:總投資22億元的汽車零配件產業園、總投資60億元的生物化工產業園以及總投資超60億元的皮毛產業園、嘉陵產業園、新材料科技園、食品工業園。在這六大專業園區的龍頭帶動下,孟州正在培育以“汽車零部件、生物化工、皮毛加工、農副產品加工”四大支柱產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縣域經濟競爭力逐年提升,躋身全省第十二位。
那么,該市強大的縣域經濟競爭力不可或缺的支撐是什么?是科技創新。
拿亞洲最大的汽缸套生產企業中原內配公司來說,企業多層次的科技創新體系使其始終走在了行業技術開發的最前沿:高層,建起了全省首家縣級企業博士后工作站,成立了由發動機臺架試驗室、新產品研發中心、技術情報資料室等組成的技術研發中心;中層,以各生產經營單位為主體,通過創新工藝提高材料耐磨性、員工操作智能化等,解決生產中的質量問題、材料問題、消耗問題等;基層,充分發揮員工智慧,讓每一位員工都成為創新的主角。僅2009年,該公司就完成重大技術改革27項、技術攻關30項、對外合作項目4項,開發各類新產品及工藝改革160項,其中120項新產品形成批量生產。
和中原內配公司一樣,世界最大的皮草加工企業隆豐皮草公司,采用的是世界最先進的自動化配套生產設備和管理系統,研發的羊剪絨生產工藝被認定為國家行業標準;世界最大的超硬材料生產企業大地合金公司,與北京科技大學、武漢工業大學和洛陽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國際先進工藝裝備與專利技術,針對納米級碳化鎢超細微粉、硬質合金切削刀具等系列產品進行工程研究、工藝實驗、產品開發、市場拓展和系統集成,被評為全省創新型試點企業;世界最大的核黃素生產企業廣濟藥業孟州公司,采用目前國際最先進的微生物發酵法生產工藝,清湯發酵法技術屬國際首創。
這些看似由企業單獨完成的科技創新,實則飽含著該市市委、市政府的精心引導和強力支持。
近年來,該市始終堅持“科技立市”戰略,在科技三項經費的投入上逐年遞增,財政還專門拿出100萬元作為科技創新獎勵基金,鼓勵引導企業建立產學研基地;每年出資50萬元作為企業家培訓基金,選送企業家到知名院校、先進發達地區、大型現代化管理企業進行MBA等現代化管理培訓;定期舉辦銀企洽談會,提高銀行對高成長性企業、新興科技產業、科技創新項目的支持,促進銀企合作。目前,該市已建立企業工程技術研發中心90多家,其中省級4家、焦作市級20家,去年專利申請量達261項,發明專利超過38%,居全省各縣市首位,5家企業參與國家或行業標準制定。同時,該市連續兩年入選國家科技進步示范市、全國科技創新先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