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由英國Bristol大學主持研究的納米金剛石熱能利用技術取得重要進展,獲得英國工程物理科學研究理事會(EPSRC)的審核和基金支持。該技術標志著金剛石這一世上最堅硬的物質材料...
近日,由英國Bristol大學主持研究的納米金剛石熱能利用技術取得重要進展,獲得英國工程物理科學研究理事會(EPSRC)的審核和基金支持。該技術標志著金剛石這一世上最堅硬的物質材料在能源高效利用方面的又一新型用途。該大學化學系的Dr Neil Fox教授成功申請到951,947鎊的項目基金。項目名稱為“基于納米金剛石電極的β增強型熱離子能量轉換器和核電池”,該項目始于2013年4月,為期42個月。
通過一種叫做熱離子能量轉換器的設備,各種太陽能、地熱和核能等資源被轉化為電能。這種技術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經問世,用來給宇宙飛船供給能源以及核反應堆提取能量。但采用何種材料來高效地提取能量一直是個技術型難題;該技術若突破限制,則能提供高達1200℃的熱能。而近年來,隨著納米金剛石技術的問世,Bristol大學的科學家們或將使其成為現實。
該科研項目有兩個目的:
一,通過與等離子納米結構的結合,熱離子轉換器中金剛石的優越特性得到最大發揮,進而使太陽能的吸收達到最大化并最終將其轉化為電能。
二,研究放射性石墨中碳14(C14)所產生的β輻射是如何改善熱離子金剛石能量轉換器的工作性能。如果能將能量轉換器中的C14充分利用起來,它對于英國已退役的Magnox&AGR核反應堆中放射性石墨的處理將提供一個更為經濟實惠的方法。這些物質可以作為新型熱離子能量轉換器的原料,稱之為“β增強型熱離子金剛石轉換器”(BTDC)。
該項目計劃擁有一個跨學科的專業科研團隊:來自界面分析中心(IAC)的Tom和Peter;電子工程系的Martin Cryan;物理系的Flewitt以及化學系的Neil allan。
該研究預計將應用于民生、軍事和空間發電等領域。(編譯自EPSRC grant for renewable energy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