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乱码,日本亲与子乱av大片,bj女团熊猫班全员卸甲,鲁大师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您好 歡迎來到超硬材料網  | 免費注冊
遠發信息:磨料磨具行業的一站式媒體平臺磨料磨具行業的一站式媒體平臺
手機資訊手機資訊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

2012有色金屬礦業高層論壇在京召開

關鍵詞 有色金屬 , 礦業|2012-07-12 09:01:14|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摘要 7月7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辦的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技術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該論壇作為全國有色金屬礦業大會暨2012(第十屆)有色金屬礦業高層論壇的分論壇,來自...

       7月7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辦的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技術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該論壇作為全國有色金屬礦業大會暨2012(第十屆)有色金屬礦業高層論壇的分論壇,來自全國有色金屬工業的領導、專家、學者、企業家參會。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司副司長許大純出席論壇并作《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專項報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名譽會長康義、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尚福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王健出席會議。與會專家學者及企業家圍繞“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技術”分別作了精彩報告,并就資源高效開發、礦產綜合利用等關鍵技術展開討論。尚福山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特聘專家趙波分別主持會議。

       許大純在報告中表示,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礦情決定了要把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放在最突出位置。他指出,從量上看,我國的礦產資源品種全、總量大、人均少。我國發現的礦種有172種,其中有資源儲量的有159種,礦產資源總量約占世界的12%,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居世界第三位。但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不足,人均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列世界第53位。大宗支柱性礦產(除煤)供需缺口較大,部分小宗礦產具有資源優勢。如石油、富鐵礦、銅礦、鉀鹽等需大量進口,但鎢、稀土、鉬、銻以及多數稀有、分散金屬具有資源優勢。

       從質上看,我國的礦產貧礦多、富礦少,大礦少、小礦多,共、伴生礦多,單一礦少,資源區域分布不均,礦藏蘊藏的地質構造復雜。

       從消耗上看,我國是世界最早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的國家之一,在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國人民不斷認識和使用礦產資源,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我國礦產資源消耗總量較大,呈線性上升趨勢。

       從需求上看,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礦產品需求量還會持續增長,未來5到10年是我國黑色、有色金屬供需矛盾最為突出的階段。

       從利用上看,我國礦產資源賦存狀況和特點決定其開發利用難度大,我國共伴生礦床多,如湖南柿竹園多金屬礦等。由于眾多共伴生元素的分離、提取技術難度大,造成主要礦產開采成本高,但是隨著科技進步和礦產品價格提高,如能把這部分元素充分利用起來,效益反而更好。

       從環境容量上看,我國環境脆弱,多數礦產資源富集區開發資源對環境影響較大,有些可以恢復,有些難以恢復。礦產資源的開發必然帶來大量的物質采掘,據統計,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動用礦石量每年達到100多億噸,從而產生大量的廢石、尾礦。礦產資源的開采主要影響的是地質環境,礦產資源的選冶產生大量的“三廢”,如不能有效治理將會造成嚴重的污染。

       他指出,多年來,隨著可持續發展理論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樹立,礦產品價格的上漲,科技的進步,環境約束的加強,推動節約與綜合利用工作得到各方面重視。礦山企業珍惜與合理利用資源的內在動力不斷增強,部分礦山企業取得較好的成效,黑色、有色金屬礦山開采回采率和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升。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研制、開發出一批先進適用的研究成果和技術工藝。但是,目前,我國要做好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工作,亟需解決四方面的個問題:第一,我國是最大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和消費國,但還不是礦業強國,在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方面與先進國家相比,整體上還存在不小差距。第二,我國開發礦產資源對環境影響很大,廢石、尾礦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三廢”排放造成了相當程度的污染。第三,礦山企業改進生產方式、提高機械化水平動力不足,先進的礦產資源采選技術不能及時轉化為生產力。第四,在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監管方面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缺乏切實可行的經濟政策,激勵引導機制不健全。

       最后,他介紹了做好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將專項作為長期戰略任務堅持不懈的抓下去;二是建設好技術推廣平臺;三是加大完善和修改標準力度;四是完善專項管理制度;五是進一步發揮院士、專家的作用;六是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全社會共識。

       我國是一個礦產資源大國,礦業尾礦的積存量和年排放量都十分巨大。尤其是在提倡可持續發展的當今社會,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顯得尤為重要。目前,選礦以后產生的廢料多儲存于地表尾礦庫中,這些尾礦不僅要侵占大量的土地資源,還要污染著礦區與周邊地區環境;而且每年要投入大量的廢料處理資金,尾礦的處理已成為礦山企業的沉重包袱。就這一問題,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劉育明在其所作的“高濃度及膏體充填新技術”的報告中指出,我國尾礦年排量10億噸以上,但綜合利用大大滯后于其他大宗固體廢棄物,金屬尾礦綜合利用率只有10%左右。但是隨著礦業資源需求的增加,采用充填法采礦的礦山越來越多,這種方法不僅有效控制了深井開采引起的自熱災害,還有效的利用了尾礦資源,提高了礦石回收利用率。

       他解釋說,目前充填技術的應用在礦山的環保、安全、減排以及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效果顯著,絕大多數有色地下礦山和越來越多的黑色、核工業、煤炭、化工礦山采用了充填技術。礦山充填技術主要包括制備技術、輸送技術、采場工藝技術等部分。目前,制備技術對工程建設和礦山生產的影響最為重要,是充填系統的關鍵所在。充填料通常由選礦廠廢棄的尾砂或由其添加一定比例的水泥制備而成,充填料中添加了一定比例的泥或其它膠結料的充填方法稱為膠結充填法。當前,找到一種工藝流程簡單可靠,易于操縱控制,投資成本節省的適合的全尾砂濃縮脫水新工藝、新裝置是世界范圍內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一直困擾國內外廣大礦山工程技術人員的難題。而全尾砂高濃度及膏體膠結充填作為一種新型高效的充填方法,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尾礦資源,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他表示,高濃度及膏體細尾砂充填技術是實現無廢開采的關鍵技術,采用該技術進行采礦,通常可消耗礦石產量60%左右的廢棄物,符合礦山無廢開采的減量化、就地處理、綜合利用以及避免二次污染的原則。目前,我國經濟增長保持穩定,礦產資源需求旺盛,礦山充填、尾礦排放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和極大的推廣價值,應用該技術充填新工藝和新裝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行業需求十分迫切。

       會上,中國地質科學院鄭州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研究員曹耀華作“鎢鉬金氧化礦綜合利用新技術”報告,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常務副總經理梁春來作“低品位硫化銅礦生物提銅大規模產業化應用關鍵技術”報告,中國瑞林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雷存友作“銅冶煉廢渣半自磨浮選回收技術”報告,南京銀茂鉛鋅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繆建成作“鉛鋅多金屬礦資源高效開發與綜合利用關鍵技術”報告。

       全球礦業并購交易將繼續保持高水平

       普華永道北京辦公室高級經理王肸指出,在2011年,全球礦業領域共宣布了逾2600起并購交易,交易價值1490億美元。數量接近歷史最高值且交易價值比2010年增長了33%。 而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主導了全球礦業并購交易,其約占全年并購交易價值的53%。 2011年以成長市場驅動的交易活動近半來自中國。

       展望2012年全球礦業并購交易將繼續保持高水平,因為財務投資者會重新考慮在礦業資源領域的投資策略。預計5類礦產資源黃金、銅、煤、鐵礦石、銀將成為熱點。但涉及黃金領域的并購估值不太可能提高到填補黃金價格和黃金股權價值間的缺口。更加友好的投資環境使非洲將成為礦業投資的增長點。

       王肸強調,在中國企業境外礦業交易過程中,面臨較多風險和挑戰。企業在交易層面要注意交易時機,交易范圍和交易結構,所在國的政治、經濟及法律環境,稅務架構的有效性,政府審批,社會輿論導向及與當地政府的關系以及交易后整合等事項。

       企業面臨的風險在目標公司層面,首先要注意礦權,獲得礦權的限制、礦權權屬關系、不完整的采礦權。第二,要注意成本及現金流,包括成本構成和水平以及交易對未來成本的影響、成本降低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對使用當地員工的要求及工會和養老金問題、資本支出計劃預算的充分性、潛在新增的環境成本、閉礦的相關問題及成本。第三,要注意承諾事項及負債,包括礦區經營和開采區域居民的搬遷成本、社區義務、與礦區復原和礦區修復相關的環境義務負債、與礦產所有權和其他合同爭議相關的法律訴訟、資本性及經營性承諾事項。第四,在人力資源方面,要注意工會組織及長期勞動合同的重大影響、可能存在的重大的養老金供款不足和職工福利缺口、與員工相關的控制權變更影響、關鍵管理人員的留任。第五是稅務,要注意控制權變更可能導致喪失某些稅收優惠或累計稅務虧損、所在國稅收法規的潛在變化、稅務負債或歷史稅務風險。

       發揮企業主體作用 推進城市礦產建設

       城市礦產是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中產生和蘊藏在廢舊機電設備、電線電纜、通訊工具、汽車、家電、電子產品中,可循環利用的鋼鐵、有色金屬、塑料等資源,其利用量相當于原生礦產資源。

       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富元在講話中指出,發展“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可以緩解資源瓶頸約束的有效途徑、減輕環境污染的重要措施、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內容、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客觀要求。據測算,每回收利用1萬噸再生資源,可節約自然資源4.12萬噸,節約1.4萬噸煤,減少6~10萬噸垃圾處理量;每利用1萬噸廢鋼鐵,可煉鋼8500噸,節約鐵礦石2萬噸,節能0.4萬噸標煤,少產生1.2萬噸廢渣。

       在“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中,企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為企業通過創新建設與經營模式,可推動示范基地建設;企業充分發揮科研優勢,為示范基地長期發展注入活力;企業通過開展產學研聯合,推動產業升級;企業實現環保設施一體化,充分發揮環保設施的效率,創建公共服務平臺,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創建和諧的“城市礦產”示范基地。

       為加快“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首先要做到完善回收體系建設,加大宣傳,加強法規建設,提高民眾資源循環利用意識,規范城市礦產交投行為;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加快建設覆蓋城鄉的回收網絡體系。其次要提高產業集聚度與技術裝備水平。合理規劃,統一布局,鼓勵進園區,形成完整產業鏈,提高產業集聚度和資源集中度;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一體化的研發體系,提升企業技術裝備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第三,完善立法,創新監管,優化管理,加強扶持。建立完善再生資源法律政策體系,從法律層面提供再生資源產業行為標準;創新監管模式,加強相關部門對行業的監管;優化管理體系,促進再生資源企業規范;加強政策扶持,推動再生資源產業快速健康發展。第四,建立標準規范與評價體系。建立各種廢棄物回收利用處置污染控制技術規范,相關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提高行業準入門檻,促進行業規模化、規范化。

       中亞地區礦產資源項目及投資相關法規

       中亞地區位于歐亞大陸中心位置,與中國新疆接壤,戰略地位極其重要,中亞地區金屬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尤其是哈薩克斯坦,這里曾是原蘇聯重要的金屬礦產資源基地。近10年來,資金問題嚴重制約了礦產資源的新一輪勘探和開發,目前探明開發的金屬礦產資源儲量只占預測儲量的約三分之一。

       新疆鑫巖科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正軍說,近些年來,中亞地區的金屬礦產資源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所認識,已有一些企業在中亞地區投資并取得了一些經驗教訓,隨著中亞國家的政治經濟穩定,定會吸引更多的中國企業來中亞投資。

       新疆商務律師事務所莫瑜介紹,吉爾吉斯礦產法具有不同于中亞所有國家的礦產法的特點,其對于礦產管理的措施與中亞國家不一樣,從而形成對外國礦產投資人有利的結果。

       吉爾吉斯礦產法規定,吉爾吉斯的礦產可以成為國家的、地方行政單位的和個人的。所以,吉爾吉斯的礦產實行三級所有,根據吉爾吉斯礦產法,石油礦、天然氣礦和金礦屬于國家所有。由吉爾吉斯共和國政府進行公布并進行招標。石油礦、天然氣礦和金礦以外的礦產仍然屬于國家所有,但出讓時吉爾吉斯國家礦產使用機關與申請人法人通過直接談判提供礦產使用權。普遍存在的礦產即石頭、沙子和土的礦產所有權屬于地方行政機關和個人。在吉爾吉斯,手工淘金可以由公民個人進行而不領取許可證。吉爾吉斯對于貴金屬和寶石具有優先購買權。礦產開采企業出售和出口貴金屬和寶石時必須向吉爾吉斯國家銀行或者政府授權的其他機關告知出售和出口貴金屬和寶石,并提出由上述機關全部或者部分購買礦產開采企業的貴金屬和寶石,無論貴金屬和寶石是否在吉爾吉斯提純。只有國家放棄優先購買權后,礦產開采企業才可以向其他人出售和出口貴金屬和寶石。另外,礦產使用權可以出租,包括由外國企業進行租賃。

       7月7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辦的有色金屬礦業技術與裝備論壇在京召開,與會嘉賓圍繞我國尾礦資源狀況與綜合利用實踐、選礦設備大型化及發展趨勢、我國有色金屬采礦技術進展與趨勢等話題作報告。

       我國尾礦資源狀況與綜合利用實踐

       國土資源部經濟研究院副主任陳甲斌在報告中指出,尾礦是選礦廠在特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將礦石破碎、篩分、研磨、分級、再經重選浮選或氰化等選別工藝流程,選取“有用成份”后排放到尾礦庫的廢棄物。尾礦是礦石經選別出精礦后剩余的固體廢料。尾礦是個相對概念,與特定時期的技術經濟條件緊密相關。尾礦具有資源屬性、經濟屬性和環境屬性。尾礦庫一旦發生潰壩事故,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傷亡事故。

       隨著技術經濟不斷進步,資源稀缺性日益明顯,礦產品價格高漲,尾礦資源回選不斷地由可能性轉變為現實的可行性。限制使用粘土磚,代替部分水泥原料和制磚具有一定的優勢,推動了尾礦資源利用從可能性向現實性轉變。

       尾礦綜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如緩解資源約束與生態環境壓力;減少尾礦堆存。節約建壩、防洪及尾礦庫安全日常維護成本;開辟新產業發展空間,具有社會經濟效益;節約用地,減少災害,保護生命財產安全。尾礦綜合利用的方向分別為:作為二次資源再選,可回收鐵銅等元素及其他伴生元素;利用尾礦制作建材,如高標號水泥、建筑陶瓷、免燒磚、高檔裝飾材料、微晶玻璃、花崗巖等;用作土壤改良劑及微量元素肥料,如土壤改良劑、磁化復合肥;利用尾礦復墾植被,可揚沙抑塵、復墾植被;井下采空區充填,如充填材料。

       目前,一些國家已經實現了無尾礦山,具體模式為二次回選、建筑材料、井下充填綠化造地、礦物肥料及其他。回選模式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優點是可充分利用資源,緩解供應壓力。缺點則是產生次尾礦及生態環境問題。采礦充填或作建材等絕對消耗模式要求運輸半徑不能過大,有用組份很低,優點是可徹底解決尾礦的資源問題,缺點是產品競爭力具有不確定性。復墾或做微量元素肥料等其他模式,要求壩體牢固、適合植被生長,優點是可以改善生態環境,缺點則是壩體安全存在隱患。

       在國外,20世紀60至70年代是尾礦利用的起步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末期是尾礦利用的快速發展階段,21世紀以來則進入尾礦利用的全程管理階段。我國也陸續出臺過尾礦綜合利用的一些相關政策,綱領或規劃類包括中國21世紀議程、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中國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大綱(2010)、中國節能技術政策大綱(2003)、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版本)。經濟政策類包括《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08年版)》、《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但是通過國內外尾礦資源政策比較可以看出,美國、前蘇聯等國家無論是法律法規、綜合勘查評價、回收有用組份、整體利用方面都是完備的,而我國在綜合勘查評價方面目前尚屬空白。

       我國尾礦綜合利用的制約因素主要包括技術因素、經濟因素、政策因素、數據與信息因素。其中技術因素主要體現為一些選礦技術未能完全適應低品位尾礦的選礦需求;一些特殊元素組分,由于工藝復雜,投資大,還難以工業化規模實施或者說從經濟上講還行不通。尾礦綜合利用政策調整中尤其要加強技術研究,促進尾礦資源資源高效利用。如根據尾礦資源勘查評價結果,在梳理相關技術基礎上,繼續通過國債等資金支持手段,鼓勵、引導企業通過技術引進或技術創新等方式,開展尾礦綜合利用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究,逐步突破尾礦資源高效利用和高附加值產品開發的技術束縛。

       選礦設備大型化及發展趨勢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黨委書記夏曉鷗介紹了選礦設備及發展趨勢。粉碎設備。近10年來國內發展最快的碎磨工藝是半自磨-球磨工藝;輥壓機作為節能降耗的高效設備,近年來得到了推廣應用。粉碎設備包括旋回破碎機、圓錐破碎機、顎式破碎機、輥壓機、他破碎機、筒式磨機等。

       浮選設備。主要制造廠家包括Outotec、FLsmidth、Metso、北京礦冶研究總院。主要設備包括OK-Tank Cell大型浮選機、RCS浮選機、Wemco浮選機、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的多系列浮選機。上世紀末,國內外又興起了浮選柱熱,在基礎理論、結構形式、發泡方式、自動控制以及應用等方面取得了新進展。在國外,以加拿大的CPT公司為代表,在有色金屬礦和鐵礦選礦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設備實現了大型化和自動化;在國內,中國礦業大學、長沙有色設計研究院、北京礦冶研究總院都各自研制出不同結構形式的浮選柱。

       磁選設備。近年來國外發展很快,主要生產公司有美國的ERIEZ、瑞典的SALA、德國KHD、芬蘭科恩、俄羅斯烏拉爾礦山機械公司等。近幾年國外磁選機主要向大型化發展。

       重選設備。國外大多采用橢圓斷面曲線,采用橫向沖洗水,規格一般為600毫米到1000毫米,頭數為1至3頭。

       脫水設備。近幾年,高效濃密機得到快速發展,尤其是尾礦的高濃度、膏體,濾餅堆存關鍵技術有突破,水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尾礦庫容大大減小。國外芬蘭OUTTEC公司和美卓公司的技術優勢較大,在中國得到較好應用。國內長沙院HRC(HR)膏體濃密機和煙臺桑尼核星環保設備公司生產膏體濃密機各有特點。

       其他特殊分選設備。渦流分選機,利于磁場交變磁場在有色金屬內部產生感應電流和反向磁場原理,能夠使有色金屬(銅、鋁等)和其他非金屬分離(塑料、玻璃、橡膠、沙石等),主要用于如汽車破碎車間、電子廢物處理車間、廢塑料再利用車間、冶金渣處理車間、分選廢物再利用車間。挑選設備,是借助各種探測儀器來分辨礦石與廢石特性,使用電磁鐵或高壓氣將其分離,有X射線揀選機、光電揀選機等,適用范圍較廣。

       近幾年,選礦設備發展較快,除了向大型化、高效、節能方向發展外,還出現了許多新的機型,設備應用領域不斷擴寬,如分選、揀選設備,廢棄物處理回收設備,資源循環利用設備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控制技術、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再就是向多學科、多領域交叉發展;另外,設備的開發與工藝緊密結合,一種新設備的問世,往往帶來工藝上的變革。

       我國有色金屬采礦技術進展與趨勢

       長沙礦山研究院副院長周愛民介紹地下開采技術主要分為5個發展階段,1950年以前采用空場采礦法、人工作業。20世紀50年代多采用腿子鑿巖。20世紀60~80年代有強制崩落法、分層充填采礦法;分級尾砂充填;1975年引進井下柴油鏟運機,1979年研制成功國產井下柴油鏟運。20世紀90年代有分段充填采礦法、大直徑深孔采礦法、自然崩落采礦法;廢石膠結充填;高風壓深孔鉆機,柴油、電動鏟運機系列化。21世紀以來主要采用高分層、高分段和高階段采礦;全尾礦膠結充填;礦山地壓微震監測。

       采礦裝備技術分為露天采礦裝備和地下采礦裝備。露天采礦裝備日趨大型化,P&H公司的120A型牙輪鉆機鉆孔直徑達559毫米;BI公司795型電鏟單斗裝載能力達135噸;電動輪汽車載重可達360噸。

       程控技術、數控技術、人機工程技術、GPS定位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設備自主控制和遠程監管等智能化功能。牙輪鉆機在國內金屬礦山的推廣應用,改變了我國露天礦穿孔裝備的落后局面。露天礦山穿孔設備潛孔鉆與牙輪鉆共存,牙輪鉆比例較高,占88%,鉆孔直徑250毫米、310毫米為主。中型礦山以潛孔鉆機為主,直抒200毫米為主。地下采礦裝備則呈現無機化、大型化趨勢,主要包括掘進鑿巖裝備,采礦鑿巖裝備,鏟裝運裝備,輔助作業裝備。

       國外目前采礦發展趨勢為全面機械化、集中化、信息化、高效率,發展智能化和無人采礦。國內差距主要體現為采礦工藝整體水平相對落后,如礦山規模小、行業集中化程度低,低分段、低分層采礦方法較普遍,采礦損失率與貧化率偏高。采礦機械化程度低,淺孔鑿巖、電耙出礦比重大,采礦效率低。采礦技術主要發展方向為:高效機械化采礦工藝與成套裝備,規模化集中開采工藝裝備技術,復雜難采礦床開采工藝與裝備技術,深部礦床開采成套技術,“兩型”開采工藝與裝備技術,智能化采礦工藝與裝備技術。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超硬材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河南遠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超硬材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超硬材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聯系電話:0371-67667020

柘城惠豐鉆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聯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安| 栾川县| 芜湖市| 曲阳县| 驻马店市| 酉阳| 奉贤区| 平谷区| 进贤县| 大渡口区| 禹州市| 永寿县| 探索| 义乌市| 汶上县| 和政县| 德令哈市| 唐山市| 和林格尔县| 柳江县| 盐亭县| 色达县| 雷山县| 太谷县| 北安市| 银川市| 新建县| 连南| 房产| 包头市| 科尔| 合水县| 攀枝花市| 余庆县| 永兴县| 丹江口市| 新泰市| 台湾省| 宾川县| 蕉岭县| 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