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作為中東地區第二大石油生產國,此起彼伏的伊朗核問題不時震蕩著國際原油市場的脆弱神經。眼下面臨西方封鎖的銅墻鐵壁,伊朗在全球原油供應鏈條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斷下降,對全球原油價格的影響力正日益減弱。而與此同時,有數據顯示,全球石油勘探的投資重點正轉向阿根廷、安哥拉等地區。
伊朗原油日產創10年最低
全球油氣勘探提速
國際能源署(IEA)3月14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伊朗今年2月份原油日產量下跌了5萬桶,僅達到日產338萬桶,日均出口量僅為220萬桶。這是自200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甚至有可能進一步跌至上世紀80年代兩伊戰爭時期的水平。而待到歐盟7月1日對伊朗制裁生效時,伊朗的原油出口量很有可能減少50%。對多年來飽受投資不足困擾的伊朗石油行業而言,當前以美國為首的制裁聯盟的步步施壓,無異于釜底抽薪,阻止了外國石油公司赴伊朗投資的腳步。沒有了外資支援的伊朗,極度缺乏提振產量萎靡所必需的技術,伊朗石油產量將長期處于下降趨勢。
此消彼長,全球石油勘探的投資重點正轉向阿根廷、安哥拉等地區。巴克萊資本公司的報告顯示,2012年預計全球油氣公司在勘探與開采項目上的支出將創下新的紀錄。在埃克森美孚和荷蘭皇家殼牌這些石油巨頭的帶領下,全球石油勘探支出將躍升20%,今年至少達到900億美元的規模。
另據全球能源研究中心的數據,開拓新的領域將會有效緩解石油價格帶來的壓力,到2015年,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將有望從現在的125美元降至每桶100美元以下。受伊朗局勢的影響,世界石油格局正經歷新的變化:一些能源消費大國開始投巨資開發頁巖氣、油砂等非常規油氣資源,期望借此降低能源供應端風險。
摩根士丹利則稱,今年全球海上鉆探將開發約250億桶石油,這比挪威已探明儲量的4倍還多。此外,美國自北達科他州頁巖層的石油開采量去年上升了75%,雷普索爾石油公司在阿根廷握有的探明石油儲量約達230億桶。
油氣新發現或助力油價回落
鑒于其他地區的油氣投資增加、產量提高,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將抵消伊朗問題持續發酵帶來的不利影響,原油價格將維持一個能夠接受的水平。
全球能源研究中心分析師馬努切赫爾·塔金說:“鑒于石油供應前景表現積極,油價將呈回落態勢。同時,隨著能源的利用更加有效,能源需求率的增長勢頭也不會像過去那樣猛。”國際能源論壇秘書長阿爾多·弗洛雷斯·基羅加也認為:“目前市場供應充足,隨著新領域的不斷發現、開發,供應源的持續擴大,國際石油政治將發生變革。”
不過,也有對此持不同看法的人士。來自伍德麥肯茲的企業戰略分析師科林·洛錫安認為,對伊朗的刺激或將引發一場中東戰爭,這將帶來油價高漲,而其他地方的勘探開發并不能在短期內進行有效彌補。“從勘探到產油需要4-8年的時間,新發現不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就對供應市場帶來實質性影響。”他說。
全球油氣勘探如火如荼
據巴克萊資本公司對全球350家油氣公司的調查研究顯示,預計埃克森美孚公司今年在油氣項目上的資本支出將維持在350億美元,今明兩年會啟動9個重大項目。該公司2012年勘探項目主要集中在坦桑尼亞、圭亞那、愛爾蘭,預計到2016年日產量會增加100萬桶。荷蘭皇家殼牌公司今年勘探支出將增加35%,約50億美元。而英國BP公司今年的勘探鉆井開支將增加1倍,并正在加緊開發在安哥拉、北海和墨西哥的項目工程。
除了上述油氣巨擘,較小的油氣開發商也有新的發現。英國圖洛石油公司去年在法屬圭亞那發現石油,產值可達44億美元。Cobalt國際能源公司上月也證實,在安哥拉水域發現厚度達1180英尺的油層。
調查報告還顯示,中石油今年的支出預計將達300億美元,而雪佛龍公司及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在未來幾年內也將會加大勘探支出。美國和加拿大的資本支出預計要提高8%,而其他地區像拉丁美洲、非洲、歐洲、中東及俄羅斯的支出預計將會攀升11%。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的馬克·基塞爾表示,美國從頁巖層中開采天然氣和原油的產量不斷攀升,預計未來10年內將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產國。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其頁巖氣儲量可能還遠多于美國。為實現到2020年天然氣消費比重達到10%的目標,加速頁巖氣開發已提上議程,中國計劃舉行第二次頁巖氣區塊標售。印度最大天然氣公司GAIL董事長樂觀地表示:“世界能源無處不在,我們獲取油氣的選擇范圍遍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