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專家介紹,薄板是行業的新軍,前期市場開拓主要以工程為主,大多采用沉穩的色彩,現在開始注重家裝、酒店裝飾方面的市場。雖然瓷磚相比壁紙擁有不褪色、耐用等特點,但因為比較厚,大量用于墻面就等于壓縮了室內空間,重量太大也決定了普通瓷磚不用用于天花裝飾。而陶瓷薄板則打破了瓷磚的種種限制。融入流行的花紋設計之后,薄板可以運用到地面、墻面、天花、外墻等方面的裝飾。在價格上,薄板500-600元/平方米的價格,相比中高端的進口壁紙也具有一定的優勢。
不過,盡管薄板的硬度、質量都得到業內的認可,但在終端被消費者廣泛認知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可以這么理解,我們做的不是瓷磚,而是板材。”唐碩度說。
材質拼接
筆者發現,本屆展會上的另一個流行趨勢就是材質拼接。雅士高夫一幅“財源滾滾來”的裝飾背景頗為搶眼,這是用無極金剛和法金沙兩款瓷質拋釉現代磚拼接而成的藝術圖案。以往產品結合新的設計和切割工藝,則變成更具藝術性的“新品”。
這種拼接藝術,在馬賽克上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位于中國馬賽克城的歐雅格玻晶裝飾材料董事長黃衛生介紹,他們在陶博會期間首推石材水晶、不銹鋼和金線拼接的馬賽克,其中的8mm厚的金線馬賽克是目前獨一無二的產品。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表示,瓷磚和馬賽克在材質上尋求創新的空間不是很大,企業現在對設計更加注重,材質混搭拼接將會是企業尋求突破的一個重要方向。以往購買多種材質的馬賽克進行組合,不僅成本高而且效果也不盡人意。而材質混搭的產品一旦規模化生產,則能降低業主追求個性的成本。
“石材”多得異常
筆者發現今年展會上的“石材”多得異常。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3D數碼噴墨打印的石材磚。金牌亞洲陶瓷營銷總經理羅良照介紹,石材類瓷磚多數采用的是輥筒印刷,遠看有大理石的紋理和質感,但近看卻有粗糙的像素顆粒。而采用3D噴墨印花技術,與傳統輥筒印花技術相比,分辨率能達到360dpi,精細度要提高近十倍,同時擺脫了顏色的局限。這種瓷磚色彩自然、紋理生動、層次感強,印刷的素材則是真石材的大幅掃描圖,可做到更加逼真的效果。
據了解,3D噴墨技術幾年前在歐洲就開始流行,但鑒于西方對技術的控制,一直沒有引進國內。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后,西班牙很多陶瓷企業倒閉,該技術才得以進入國內。2010年是國內3D噴墨技術的元年。本次展會恰是一個契機,除了金牌亞洲外,諾貝爾、哈伊馬角、新明珠、瑪緹等陶瓷企業紛紛推出3D噴墨新品,而其中的主打就是“石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