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四季度甚至明年可能出現的增速放緩,業內已經有共識,更多的市場人士認為,拐點早在4月份就已經形成。而機床行業“十二五”規劃中提出,2015年中國機床工具行業產值達到8000億元。無疑,市場下滑將是達成這一宏偉目標面臨的第一道門檻。
看淡后市成市場主流心態
根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發布的信息,1~6月,金屬加工機床產值同比呈現高速增長的同時,不同類型機床的生產企業情況有所不同。以其重點聯系企業為例,有十幾家以重型機床、普通金切機床以及少數主要生產普通壓力機為主的企業,同比出現負增長。機床協會7個小行業重點聯系企業(部分)6月份新增訂單37億元,同比增長10.6%,但環比降低了29.4%。
從協會最近對行業60余家企業調研的結果看,大部分企業反映:市場需求信息減少;低檔產品訂單下降幅度較大;重型、大型機床產品訂單有明顯下滑趨勢,其中大型機床產品尤為突出。而且一些企業已完成的訂單,用戶也不急于提貨,甚至明確要求延遲交貨。
各地方機床協會也表示,自5月開始市場增速已明顯放緩,甚至有下滑的趨勢,市場需求與年初甚至2010年同期相比,都有所回落。
福建省機床工具行業協會會長洪少華表示:“自6月份出現拐點開始,目前機床市場無論是與2010年還是與今年上半年相比,都呈現下滑趨勢。整個市場的需求都降下來了。”
山東機床工業協會秘書長張志勇也表示,受機床生產企業影響,功能部件等配套市場增速已經放緩。
臺州機床協會副理事長表示:“6~8月原本也是制造業的‘淡季’,各項數據應該多與上年同期相比,才更具代表性。但今年國內機床市場受原材料漲價等宏觀經濟因素影響,價格上漲等因素也或多或少的影響企業訂單。”
一家民營企業銷售部負責人表示:“今年1~4月市場反應的確很好,但從5月開始訂單數量開始減少,只有之前訂單量的一半,但全年市場預期仍然可觀。”他同時認為,大、重型機床市場表現較為穩健,普通機床銷售下降幅度較大。
國內一些大型機床企業全年訂單已經完成,生產任務十分飽和,全年完成預期增長已成定局。但值得關注的是,2011年高額訂單多是企業在市場高位運行時獲得的,進入7月以來,企業新增訂單也呈現下降的趨勢。雖不影響今年的增長幅度,但多數企業已經在擔憂明年的市場,并調低明年的市場預期。
國內外經濟均存變數削弱投資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吳柏林認為,由于我國前期四萬億內需拉動所產生的提前消費,國際市場發展趨勢的不確定性,一些國家出現的政治動蕩,美國為解決債務問題而采取的貨幣政策使全球通脹壓力的增大,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初見成效等諸因素影響,使得我國機床工具市場經過近兩年的高速增長后,在今年5、6月份新增訂單開始大幅回落,出現增速趨緩的跡象。
受國家為抑制通貨膨脹采取緊縮貨幣政策、國內各主要用戶領域發展形勢發生變化等諸多因素影響,機床工具行業企業必須密切關注市場環境變化,找到保持自身發展的突破點。
首先,應關注信貸規模。今年上半年央行每月一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大型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升至21.5%的歷史高位后,信貸增長受到強力約束。最近,申銀萬國及交通銀行發布的預測一致認為,6月份信貸新增約為5500億元。而據此計算,今年上半年新增信貸規模為4096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約5000億元。一些企業流動資金明顯緊張。
其次,應關注機床主要服務領域的變動。汽車領域。汽車產銷在持續了兩年的高速增長后,今年上半年增速大幅回落,由上年高速增長轉為平緩增長,且呈現逐月回落的走勢。其中,4月份當月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5月份再次出現負增長,6月份略有好轉。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915.60萬輛和932.52萬輛,同比增長2.48%和3.35%,其銷量比2010年同比增速的32%,回落了29個百分點。
發電設備領域。水電和太陽能光伏市場仍保持較強勁發展的勢頭。但在日本福島核事故爆發后,核電項目尚未“解凍”;風電市場雖然在發展期,市場前景長期看好,但為解決風電發展中重建設、重規模,輕質量、輕管理,以及風電標準建設相對滯后的問題,國家能源局已下發了特急通知,收緊了風電的審批權。
船舶領域。今年1~6月全國造船完工309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4%,新承接船舶訂單2160萬載重噸,同比下降9.2%,至6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8176萬載重噸,比上年同期下降1.4%,比上年末下降7.2%。
在上述各領域均增長平緩的情況下,機床工具行業仍持續高速增長的市場動因何在?協會有關人士認為,不排除上述領域的投資慣性,仍然拉動了機床工具行業的高速發展,但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其結果將是放緩下一步的投資力度和進度。企業應該正確認識當前的市場發展形勢,只有保持一個平穩較快的發展態勢,市場需求才能相對持久。
最后,應關注ECFA對市場的沖擊。ECFA已經實施半年,機床協會一直關注其對大陸機床行業的影響,從車床分會、插拉刨床分會、鍛壓分會、磨床分會(僅開放了平面磨床)、鋸床分會等分支機構了解的情況看,一些企業對此表示擔心。
今年以來,特別是一季度,市場需求仍然十分旺盛,企業訂單飽滿,產品供不應求,大陸企業的精力大都忙于日常的生產經營,大陸企業對臺灣機床的沖擊準備不足,機床市場對臺灣機床的沖擊反應也不強烈。實際上臺灣進口大陸的機床已經大幅增長。1~6月,在金切機床中占比最大的數控車床,進口額比去年同期增長45.5%,其對大陸機床市場的沖擊是不言而喻的。
同時,由于ECFA僅實施了半年,而更為復雜的機床產品具有生產周期相對較長的特點,依據產品規格的不同,產品從毛坯(包括配套件采購)到產品產出,少則半年,多則一年及以上,即上半年銷售的大部分是上年末已經產出或投入的產品,所以很難在短時間內分辨出大陸市場對臺灣產品需求的虛實和真偽。
由于上述原因,在ECFA正式實施以來,從表象上看,對大陸機床行業影響似乎不是很明顯。但從長遠看,其對大陸機床行業發展的影響決不能忽視。
第一,臺灣機床的主要產品是中檔數控機床,臺灣機床的大量進入,將進一步壓縮大陸中檔數控機床的市場占有率;第二,ECFA實施后,使大陸僅存的產品價格優勢不復存在;第三,如果在新一輪的ECFA談判中,對機床行業現狀不予考慮,將使原本發展困難的大陸中檔數控機床產業化進程進一步放緩,高檔數控機床由于缺少中檔數控機床的基礎支持,產業化進程更加艱難,產業安全受到威脅。
協會有關人士提醒,四季度,企業在密切關注市場的同時,要做好積極應對的預案,要在企業的資金、產能等各種資源上統籌安排,合理應用;要在技術進步,調整產品結構上下更大的功夫;要充分發揮本企業的特長,形成具有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爭取在日益變化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