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9日,工信部在京召開部分機械行業協會工作座談會,對裝備制造行業會議形成五點建議:
加強產業結構調整,抓住機遇促進產業升級
加強自主創新支持力度,提高企業創新能力促進產品升級
從政策層面支持企業重組兼并,促進企業從“做大做強”到“做強做大”轉變
加快首臺(套)政策落實,鼓勵用戶采用自主化國產設備
根據工信部相關人士表示,裝備制造行業振興計劃將由發改委、工信部及行業專家共同討論,做最終修改后再上報國務院。同時,從該次會議基本可以看出裝備制造行業的基本思路,與汽車振興規劃相比,裝備制造業的振興規劃沒有特別具體的刺激措施,主要是方向性和政策性的調整方案。
點評:
2008年1-9月,機械行業總產值6.72萬億元,銷售總產值6.5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52%和27.8%,分別同比下降 3.53個百分點和3.92個百分點,雖然增速仍保持較高水平,但呈逐月下降趨勢。同時行業利潤總額度增速今年以來出現快速下降,今年前9個月,機械行業利潤增速24.91個%,低于去年約21個百分點。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內外需求的雙重萎靡導致整個機械行業增速放緩,行業整體需求的下降以及痛苦的“去庫存化”過程使得整個機械行業景氣度快速下滑。
1、行業振興計劃有助于提升行業信心
裝備制造業是為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產業,對推動我國推進經濟結調整,實現產業升級,擴大內需,抵御經濟下行風險,保持經濟穩定快速增長的戰略至關重要。
在此極度困難之際,國家進行裝備制造行業的振興計劃,立足長遠,對于幫助緩解目前行業的經營困難,擺脫目前的低迷狀況,解決行業發展過程中長期積累的問題,規范行業秩序,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具有深遠的積極意義。
2、擴大需求有待落實,短期內難以扭轉行業整體下行趨勢
在全球金融危機下,機械行業整體較為剛性的供給面臨一個低迷的需求,下游需求不足成為機械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國家擴大內需的各項經濟政策有利于改善行業環境,但政策效果尚需時日。目前工信部的5點建議只是方向性意見,對行業的長期發展有所幫助,但不足以在短期內使行業反轉,我們維持機械行業 2009年策略中行業整體增速15%的判斷。
投資策略:以需求為導向,以政策為契機,兩個子行業存在投資機會。
1、基礎零部件首次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裝備制造行業振興規劃意見搞中,“涉及重大裝備和基礎零部件”首次被放在非常重要位置。目前,關鍵零部件的缺失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裝備制造行業產業升級的重要因素,以工程機械行業為例,液壓件等核心零部件嚴重依賴進口,行業利潤的70%被國外零部件廠商占據,同時國內機械生產廠商在零部件的采購、供貨期、規格等方面受到國外供應企業的擠壓,嚴重影響行業發展。
我們預計對于裝備制造行業振興計劃將從四方面對基礎零部件行業進行支持。
對基礎零部件技術研究給予減息貸款等經費支持或優惠政策。
積極推動對主機企業與配套件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積極推動主機企業對上游零部件行業的拓展,增強企業配套生產能力。
通過政策引導、扶持,積極推動零部件企業間的并購、重組,建立數家大型基礎零部件企業,增強零部件企業的市場開拓及研發能力。
對于符合技術標準要求的國產零部件產品,積極提高國產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