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提出了目前鉆井中廣泛使用PDC鉆頭給錄井工作帶來的影響,闡述了如何利用新的錄井技術和方法解決巖屑撈取、巖性識別、界面劃分、油氣顯示判別、現場綜合解釋等方面的問題,對PDC鉆頭鉆井條件下的地質錄井工作進行了對策分析。
主題詞 PDC鉆頭 巖屑錄井 氣測錄井 地化錄井 定量熒光錄井 巖性識別 鉆具振動
一.問題的提出
PDC鉆頭因其良好的耐用性和高的鉆井效率,近年來在鉆井中廣泛使用,因鉆出的巖屑細小,使我們現有的錄井分析方法對油氣層的準確判斷帶來一定的困難,與此同時原始的錄井條件也制約了鉆井技術的發展,如在探井目的層段,在設計中是不允許使用PDC鉆頭的,這樣就影響了鉆井進度,加大了勘探成本。解決PDC鉆頭下得錄井問題是我們地質工作者的當務之急。
在PDC鉆頭鉆進條件下錄井面臨的困難是:PDC鉆頭鉆進時砂泥巖鉆時差別不大,造成現場錄井劃分儲集層困難;由于PDC鉆頭鉆進時產生的巖屑細小,現場巖性識別有一定的困難;由于PDC鉆頭條件下巖屑細小,巖屑撈取時量少,再加上砂巖巖屑顆粒與泥漿接觸充分和巖屑清洗時油氣逸失嚴重,造成普通地質錄井油氣發現率降低;砂巖儲集層厚度劃分困難給油氣顯示歸位造成一定困難。
二、錄井技術的現狀
從現有的錄井方法來看,地化錄井過分依賴于巖屑,分析前處理環節多,氣體成份損失多,對氣顯示層不太敏感,且對巖屑的準確撈取及挑樣技術都有有較高的要求;而氣測錄井只能分析泥漿中的氣體成份,它們僅是油氣層中烴類組份的很少一部份,如遇到原油性質較重的油層這種錄井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定量熒光錄井對巖屑中的輕質成份非常靈敏,油氣層發現率非常高,但和地化錄井一樣過分依賴巖屑,且對巖屑樣品的數量有較為嚴格的要求。所以這些錄井方法在使用PDC鉆頭鉆進情況下存在一定困難。各種錄井方法綜合利用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之一,但是應該看到對于重點探井而言,由于設計要求上綜合錄井儀以及輔助錄井手段,單純從發現油氣層而言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剖面符合率卻明顯降低,而對于生產井等普通地質錄井來說,單純巖屑錄井根本無法解決這些問題。
從表中可以看出,以巖屑為分析介質的錄井方式受PDC影響較大,而這些正是實現錄井解釋定量化的關鍵。
錄井方法
|
分析
介質
|
分析前處理過程
|
技術
要求
|
優點
|
缺點
|
巖屑錄井
|
巖屑
|
水洗、晾干
|
巖屑鑒別
|
直觀
|
肉眼觀察,人為因素大
|
氣測錄井
|
鉆井液
中的氣
|
鉆井液脫氣
|
氣相色譜技術,對儀器性能要求較高
|
以最快速度發現油氣顯示
|
對重質烴不敏感
|
全脫氣錄井
|
鉆井液
中的氣
|
取鉆井液樣、加熱
|
氣相色譜技術、對儀器性能要求較高
|
更為準確地評價氣顯示
|
對重質烴不敏感
|
地化錄井
|
巖屑
|
巖屑取樣、密封、
|
挑樣技術、熱解色譜技術
|
定量評價巖屑中有機質
|
對挑樣要求高、對氣層不敏感
|
常規
熒光錄井
|
巖屑
|
巖屑取樣
|
光學技術
|
直觀
|
人為因素大
|
定量
熒光錄井
|
巖屑
|
巖屑取樣、CCl4浸泡、稀釋
|
挑樣技術、光學技術
|
定量評價有機質熒光特性
|
對挑樣要求高
|
罐頂氣錄井
|
鉆井液
中的氣
|
取鉆井液樣、密封、運輸
|
氣相色譜技術
|
更為準確地評價氣顯示
|
對重質烴不敏感
|
三、利用新錄井技術解決PDC鉆頭錄井問題
近年來,錄井技術發展迅速,由過去的人工勞動力型向儀器型、智能型轉變,新的錄井方法不斷推出,對錄井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不斷加強。儀器分析和監測能力不斷加強,如綜合錄井已經能夠連續測量鉆壓、扭矩、泵沖、C1、C2、C3、CO2等三十多項地質和工程參數,地化錄井能夠分析S1、Toc、IH等十幾項數據,如何運用好這些新技術、新方法對解決PDC鉆頭下錄井問題是至關重要的。
1.解決巖屑撈取工藝問題
巖屑撈取是地質現場錄井的重要工作,也是其他錄井手段(如地化錄井)的基礎。在PDC鉆頭下巖屑細如粉末,在撈砂過程中如沖洗過多,真巖屑大部分跑失,剩余的多是上部的掉快,若沖洗的不干凈,巖屑又與泥漿混成一塊,無法識別。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改變現有的落后撈砂方式。
勝利等油田已成功研制了自動巖屑沖洗機,可以根據巖屑大小選擇不同的過濾篩網,以決定選取不同粒徑的巖屑。該設備的使用,一方面降低了人力勞動強度,可避免打鉆速度快來不及撈砂而造成巖屑資料漏失的情況,另一方面可提高撈砂準確度,實現定時定量。
2.解決巖性識別問題
由于鉆出的巖屑較細,給我們的現場巖性識別造成一定的困難。在砂巖和泥巖顏色差別較大的地層,可以通過顏色分布及變化來判斷巖性,但對于砂巖和泥巖顏色差別不大的地層判斷巖性困難較大,特別是遇到特殊巖性地層不容易發現。
可以利用顯微鏡對細小巖屑進行觀察定性,或做成薄片在高倍顯微鏡下進行礦物成份的鑒別,可以解決巖性識別的問題。
3. 解決巖性界面劃分問題
以往在錄井現場劃分巖性界面主要是巖屑描述中巖性變化與鉆時變化來確定,但PDC鉆頭使用后,巖屑和鉆時變化表現均較弱,依此來劃分巖性界面就不太可靠了。
①鉆具振動分析技術
在鉆井過程中,鉆具振動與鉆柱及其組成部分的動力學特性有關。早在60年代,國際上就開始鉆具振動問題的研究,并開發出各種檢測儀器和解釋技術,用來指導安全鉆井,可有效地防止鉆具事故和鉆井問題的發生。
對于鉆具振動的監測可通過安裝在鉆柱頂部的信號測量接頭或使用專門的MWD工具來獲取井下鉆具的動態信息。對鉆具振動的監測和分析,可實現卡鉆的監測,鉆頭磨損的監測和對鉆柱諧振和鉆具偏轉現象的識別等,從而能及時調整鉆井參數,減少鉆柱故障,優化鉆井過程,提高鉆井效率。
在旋轉鉆井中,鉆頭的破巖作用使巖石在破碎時產生聲波發射現象。這實際上是巖石應變能以彈性波方式快速釋放,其中一部分能量通過鉆柱作為傳播介質以微振動的方式傳至地面。如果在地面安裝合適的傳感器和測量系統,可實現對巖性的快速識別。即用鉆柱應力波頻譜分析方法識別巖性,這是鉆具振動分析的應用方向之一。
在綜合錄井儀器中,與鉆具有關的參數主要有鉆壓、扭矩、大鉤負荷等,正鉆地層巖性發生變化時,這些參數都會產生不同的變化。例如不同地層扭矩波動變化幅度不同。通過研究,發現砂巖地層扭矩變化較為頻繁,幅度較大,而泥巖地層則較為穩定。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種特性解決巖性界面劃分問題。
東濮凹陷白55井鉆至4052m處扭矩曲線的幅度呈現較大變化,并且持續了1分鐘,經分析證實,該段為一砂巖薄層。
②LWD隨鉆測量技術:
七十年代后期迅速發展起來的隨鉆測量技術,最初用來幫助定向鉆井,現在也是一種有效的地層評價工具。用于定向鉆井的稱MWD(隨鉆測量),用于地層評價的稱為LWD(隨鉆錄井,或FEMWD-地層評價隨鉆測量系統)。
隨鉆測量系統由井下傳感器組件,數據傳輸或井下記錄裝置與地面檢測處理設備組成,所有隨鉆系統應用緊靠鉆頭上部的傳感器來測量鉆井參數與地層參數。鉆井期間測量的數據或存儲于井下或實時傳送到地面,綜合了錄井、測井的優點。
MWD一般都能測量井斜、方位、及工具面方向,有的還可測量環空溫度、壓力及井下鉆壓、扭矩等參數,LWD除上述外還可以測量電阻率,自然伽瑪,巖性密度,中子,聲波等地層參數。
LWD技術已在勝利、大慶等少數油田的錄井中開展試驗探索性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項技術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它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監測到剛鉆開地層的各項電性參數變化,反饋到地面計算機處理系統,可快速反演出地下的巖性、地層壓力、油氣顯示等實時信息。
4. 解決油氣顯示識別問題
①氣測錄井技術
氣測錄井是在油田推廣的最早的監測油氣顯示的錄井技術,隨著監測水平的不斷提高,氣測錄井技術在不斷完善和成熟,氣測分析工藝和數據處理解釋水平較為先進。
在PDC鉆井中對氣測錄井的影響最小,如何以此為基礎,綜合其他分析手段,開展現場綜合解釋,提高現場解釋符合率是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②地化錄井及組份評價技術:
巖石熱解色譜分析技術是七十年代末發展起來的地球化學錄井方法。它采用地化錄井儀對巖屑、巖心、井壁取心樣品進行熱解色譜分析在鉆井現場達到定量評價儲集層中烴類含量的目的。從最初的油氣水解釋,原油性質判別、計算油氣聚集量,到測定儲油巖孔隙度、飽和度,進行單層產能估算,目前已被引入開發領域。利用地化錄井技術檢查油井的開發現狀、水淹現狀、水驅油效果分析、殘余油飽和度計算、殘余油烴類組成研究等等,其應用效果越來越好,其技術優勢得以充分體現。
因PDC鉆頭使用,挑樣較為困難,有時滿足不了分析要求,使地化錄井解釋符合率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地化錄井采用了混樣分析,通過做大量的分析試驗,仍保持了較高的解釋符合率。
油氣組分色譜分析技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地球化學錄井方法,它利用色譜方法把各個烴組份分離出來,得出從C1、C2、C3……各含量值,然后進行儲油巖的評價。使地化錄井分析精度更高了,在準確判斷儲油巖特性、排除巖屑污染和PDC鉆頭下油氣監測方面有獨到的優勢。
③定量熒光錄井技術
定量熒光錄井除了具有發現油氣層快速、直觀、準確外,對油氣性質精細識別,以及它對于輕質、凝析成分的準確捕捉是其獨到之外,是值得推廣應用的,今后將深入研究其應用領域,把這項成熟而高效的錄井技術更好地應用于油氣勘探與開發中。現場錄井中,當使用PDC鉆頭或上返巖屑十分細碎而無法進行挑樣時,可用混合樣代替挑樣。現場熒光錄井中,取1克混合樣用10ml己烷萃取檢測其含烴濃度值。
對比發現,鉆遇油氣顯示層時,挑樣含烴濃度值較混和樣高,地層含油豐度增多,二者強度值同時規律性增大,兩條曲線具較好的對應關系,對于好的顯示層(可能產油層),混合樣含烴濃度值升高很大,這時,挑樣含烴濃度通常為混合樣的3-5倍。顯示層混合樣可以清晰的反映出來,解釋時與其它錄井方法共同識別顯示層效果很好。
④鉆井液地球化學錄井技術
我們知道,在鉆頭打開地下的油氣層時,巖石被破碎后隨鉆井液一起上返,地層中的油氣與鉆井液融合在一起也一起上返。含油巖屑上過程中后經漿泥沖洗并與無油巖屑混雜,在經我們巖屑錄井后,往往得到的只是很少的幾顆油砂,而這其中的油氣只是鉆開地層中的極少部分,大部份油氣是和鉆井液混合而去。如果在鉆井現場有一種儀器可以連續分析鉆井液中含有的有機質成份,觀察有機質成份的變化情況,我們就可以最直接的了解地下油氣層顯示情況。而且分析鉆井液可以完全排除撈砂、挑樣等人為造成的破壞因素,并且它比氣測錄井更加靈敏,因為鉆井液中的含油氣量和氣測錄井用脫氣器所采取的氣量是無法相比的。利用鉆井液分析的不僅僅是氣態成份,我們要分析的是鉆井液中的全部有機質成份,甚至包括它的殘余碳成份。
鉆井液地球化學錄井是利用一種有機質分析手段連續測量鉆井過程中鉆井液液的有機質成份的變化,達到發現油氣層和定量評價油氣層的錄井方法。它的分析對象是鉆井液。因為是連續測量,除可以準確評價油氣層外(不管采取任何鉆井工藝),它還可以排除鉆井液添加劑和鉆井混油等對油氣顯示判斷的影響因素,可以看出,鉆井混油后,含油氣量急劇增加,其含量應當隨繼續鉆進呈下降趨勢,鉆井液中的有機質含不會再有突變(除再次混油或加入鉆井液添加劑),在這情況下如果鉆到了油氣層將不會影響我們進行準確判斷。
通過分析鉆井液中的油氣含量,可以彌補氣測錄井只能分析氣體的不足。并與氣測錄井參數相結合進行快速現場解釋。
5.解決現場解釋綜合解釋問題
各種技術在錄井現場推廣使用,積累了各種類型的原始數據,如何綜合利用各項參數進行地下地質情況進行準確的解釋,建立起一套適合我油田應用的現場油地質專家解釋系統,是我們下一步急需解決的問題。
四、后記
上述有些錄井技術已經在現場錄井中使用,也還有部分技術處在研究探索階段。如隨鉆測量技術、鉆井液地球化學錄井技術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做大量而細致的工作,以完善分析和解釋體系。這就需要我們廣大地質人員在不斷探索、應用、研究的基礎上,運用錄井新技術、新方法解決現場錄井中的難題,為油田勘探和開發做出貢獻。
頭打開地下的油氣層時,巖石被破碎后隨鉆井液一起上返,地層中的油氣與鉆井液融合在一起也一起上返。含油巖屑上過程中后經漿泥沖洗并與無油巖屑混雜,在經我們巖屑錄井后,往往得到的只是很少的幾顆油砂,而這其中的油氣只是鉆開地層中的極少部分,大部份油氣是和鉆井液混合而去。如果在鉆井現場有一種儀器可以連續分析鉆井液中含有的有機質成份,觀察有機質成份的變化情況,我們就可以最直接的了解地下油氣層顯示情況。而且分析鉆井液可以完全排除撈砂、挑樣等人為造成的破壞因素,并且它比氣測錄井更加靈敏,因為鉆井液中的含油氣量和氣測錄井用脫氣器所采取的氣量是無法相比的。利用鉆井液分析的不僅僅是氣態成份,我們要分析的是鉆井液中的全部有機質成份,甚至包括它的殘余碳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