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進式股權融合”式重組遭質疑
繼11月初河北鋼鐵(3.93,-0.04,-1.01%)集團重組五家民營鋼企后,在12月份,河北鋼鐵集團的重組步伐又在加速。
“目前河北敬業、唐山松江、邢臺龍海、永洋鋼鐵、吉泰特鋼等五家民營企業已經成為河北鋼鐵集團的新成員,新增粗鋼產能1000萬噸。在未來的幾個月內,還有一批這樣的企業要進入河北鋼鐵集團。”在12月10日至12日召開的蘭格鋼鐵網2010年會上,河北鋼鐵集團銷售總公司總經理閆秀軍透露。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蘭格年會的現場觀察到,有部分民營鋼企負責人在閆秀軍總經理演講后,便主動與河北鋼鐵集團的相關人士進行意向性談判。
“本次重組的方式還是采用比較可行的‘漸進式股權融合’模式。”河北鋼鐵集團銷售總公司總經理閆秀軍告訴本報記者。
早在11月初,河北鋼鐵集團以“漸進式股權融合”重組模式,與上述五家民營鋼鐵企業簽署聯合重組協議。按照合作協議,河北鋼鐵集團將以商譽、管理、技術咨詢服務、購銷渠道等資源,分別出資到上述五家民營鋼鐵企業。
“任何一種單贏的思維都難以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唯有堅持合作、互相支持、平衡兼顧、創造利益,才能共同應對市場沖擊。”閆秀軍表示。
“民營鋼廠是‘嫁人’?還是‘傍大款’?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會議現場一位來自唐山但不愿具名的鋼廠負責人向本報記者直言。在這位鋼廠負責人眼里,“我們民營鋼廠想‘嫁人’,不是為了‘傍大款’。如果河北鋼鐵在重組民營鋼廠的過程中,不出現金,只出商譽、管理、技術咨詢服務等資源,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重組。”
有業內人士也指出,如果河北鋼鐵在重組過程中只打著重組的名號,不出現金,其結果只是鋼企間的松散結合,并不是像鞍鋼重組攀鋼那樣實實在在的重組。
重組能否產生協同效果有待觀察
一位不愿具名的鋼鐵分析師指出,重組可以有效規避政府對鋼鐵行業過剩產能的宏觀調控,在重組后,這些民營鋼廠所在的地方政府不用再擔心鋼廠的產能會被砍掉。
更多的業內人士則看好重組效果,長城證券鋼鐵行業分析師喬培濤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受節能減排、拉閘限電等因素影響,民營鋼廠生存十分艱難,在這樣嚴峻的態勢下,把小鋼廠掐死也不現實。因此,此時民營鋼廠與河北鋼鐵集團這樣的大企業合作也是一條雙贏之路。”
閆秀軍也指出,重組可以拓寬與下游行業合作領域,發展直供直銷的產業鏈經營模式,從而建立長期穩定的銷售渠道,共同抵御市場風險。
喬培濤認為,鋼鐵行業是河北省的主力產業,河北省內現有民營鋼鐵企業產能占全省鋼鐵總產能的60%以上。通過鋼企之間的重組,可以有效地提高河北省整體的經濟收益,同時也是河北鋼鐵集團與寶鋼等鋼企抗衡的一種方法。
本報記者接觸與會民營鋼廠的負責人大多認為,河北鋼鐵集團重組省內民營鋼企是一件好事,而重組后是否會形成鋼廠之間資源整合的協同效應則有待觀察。
喬培濤表示,重組后必然要發揮資源的協同效應,如果沒有管理、購銷渠道等資源的交織,那么說明重組還沒有真正融合。
關于近期河北鋼鐵將要重組民營鋼企的數量,閆秀軍告訴本報記者,“此次重組的具體工作還沒有正式開展,所以重組數量現在還難以確定,但是重組的發展模式和最后結果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