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GDP增速為10.6%;9月份CPI上漲3.6%,創23個月以來新高
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前三季度GDP增速為10.6%,比上年同期加快2.5個百分點,其中,第三季度GDP增速為9.6%。前三季度CPI同比上漲2.9%,其中9月份同比上漲3.6%,創23個月以來的新高。
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從前三季度數據來看,總的判斷是,當前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經濟向好的勢頭進一步鞏固。
初步測算顯示,中國經濟一季度增速為11.9%,二季度為10.3%,三季度為9.6%。二季度增速比一季度回落了1.6個百分點,而三季度增速回落收窄到0.7個百分點。盛來運指出,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的回落主要是去年基數較高和今年宏觀調控主動采取措施的結果。“從實體經濟的表現,從三大需求的表現來看,三季度中國經濟出現企穩的跡象。”他說。
數據顯示,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6%,創23個月以來的新高,環比上漲0.6%,與上月持平。分析9月份CPI上漲較大的原因,盛來運認為,主要歸因于上年同期的基數較低以及食品和房價的不斷上漲。他指出,第四季度物價水平將同時面臨上行和下行壓力。美元貶值將推高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這可能會加劇國內通貨膨脹壓力。
“盡管存在價格上行的壓力,如果后期通脹預期管理得當的話,那么完成全年的宏觀調控預期的目標仍然是有希望的、有可能的。”盛來運表示。
昨日公布的經濟數據除9月當月CPI創新高之外,其他數據都顯示出我國經濟平穩發展。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6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2228億元,同比增長24.0%;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15756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34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5%。
盛來運還透露,今年全國正在進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基期輪換工作,明年起我國將采用新的CPI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