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燈具市場,北京被看作是一個黃金寶地,大量的燈飾照明企業都對這塊市場垂涎不已,寄予厚望。認為能在北京市場上分得一杯羹者將給自己在全國燈具市場樹立樣板,激發其他市場的“運動”潛力。然而,了解過北京市場的人都知道,這個市場的水很深,一般的人或者企業很難將其吃透或者做好。而今,在淡季的籠罩下,北京市場遭受多重困惑。
淡季提前。今年的全國市場遭遇淡季提前的現實沖擊,作為首都的北京也未幸免,且現象更加明顯。今年國家抑制房價過高增長的“國十一條”和北京“實施意見”的出臺,給百姓帶來了房價走低的希望,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家庭期望房價下降后再購房,這個現象直接導致北京市房子成交率急劇下降。
新開市場不被看好。在不景氣的情況下,北京北面的萬家燈火裝飾城在西北邊的沙河處開設了萬家燈火沙河店。據了解,目前跟市場簽訂入駐協議的商戶都是原萬家燈火健翔橋店的老商戶,大概20多家。而據記者走訪詢問各個層次商戶對于該市場的看法時,大部分表示,其有獨占西北角的地理優勢,但也有新開市場租金過高,商戶風險過大的現實。而另外位于北京東面高碑店附近的瑞豐燈具港,由原來的瑞豐服裝城改裝而來,其毗鄰十里河商圈,與十里河燈飾城和高力國際燈具港一時半會還無法媲美。
外圍盈利占據年度總額60%以上。據記者了解到,北京燈飾行業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大戶一年到頭的營業總額里至少有60%以上的營業額是由北京市場以外的市場貢獻的。這種情況主要體現在北京的大戶身上,因其實力雄厚,在店面位置、內部裝修、經營理念、代理品牌知名度、產品質量、售后服務上讓客戶十分滿意,北京附近省市的高端消費者一方面是到京城買面子,一方面是買服務,中小型商戶不具備這樣的吸引力。
大戶領頭親自出馬。激烈的市場競爭讓以前安然收錢的大戶們也覺得難以喘氣,同一個客戶大家競相爭取,甚至不惜降低利潤,而聰明的消費者總是說自己手上有很多工程資源,以此使商戶難以把持住誘惑而降低利潤。一些大戶已經組建了自己的營銷團隊,不再是以前的坐著等消費者或者工程項目自己找上門來,而是主動出擊,甚至有些大戶的老板親自領頭到外地洽談生意,這種現象在今年的北京市場體現尤為明顯。
中小戶難以生存。北京的中小型商戶因其資金實力不雄厚,難以動身。僅靠北京的消費者又難以維持生計,在北京的某些市場內,已經出現了大量商戶關門歇業的現象,門口掛著店內裝修,實則已經倒閉或者轉走它處。
縱觀以上現象,一部分商戶死守京城是因為其本身實力強大,渠道深廣;一部分商戶死守京城是因為北京優越的生活條件。企業爭相進入大多是為了設個門面,樹個形象,在利潤空間的大小上,北京并不如全國有些市場利潤空間大。因此,在北京做了多年的一部分商戶們變得更加聰明,在穩固北京市場的同時,也將“高貴”的眼光移至經濟及消費能力迅速崛起的二線城市,在當地開設分店或者連鎖店就是例證。而聰明的商戶們要么已經出走北京到其他市場發展,要么已經在其他市場開設了連鎖店面,賺得盆滿缽滿,例如科創燈飾、路易斯燈飾、燈之緣燈飾、雅典燈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