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內知名鋼鐵現貨交易平臺“西本新干線”提供的最新市場報告,與5月份鋼價持續下挫相比,6月份上海建筑鋼材市場表現出“煎熬筑底”特征,鋼價進退維谷,逼近成本線,跌無可跌,銷售同比減少35%。目前鋼廠供給和社會庫存仍處高位,出口退稅調整或將使鋼材“回流”,即使鋼價逐步見底,目前還不具備走出底部區域、實現反彈的動力。
市場人士認為,6月份上海建筑鋼材市場可用“糾結”兩字形容,幾乎有半個月時間“橫盤整理”不見調整,鋼價處于進退維谷的兩難境地。據“西本新干線”監測數據顯示,6月份,滬上線材、螺紋鋼終端采購量較上月基本持平,但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35%,中間需求也入場謹慎。庫存消化十分緩慢,連續多周減倉幅度都不到1%。供強需弱格局已定,鋼價逼近成本線,成本剛性支撐效應開始顯現,鋼廠“補差”空間大為縮減,商家下跌意愿微乎其微,鋼價“跌無可跌”。
相關分析師說,鋼材市場的高庫存已經“常態化”,如果后期需求釋放程度難以達到預期,高庫存無疑將成為鋼市牽制因素。5月份全國粗鋼日產水平雖環比有所下降,但依然處于歷史次高水平。隨著全球鋼價相繼回落,鋼廠6月份出口訂單的接單水平出現明顯下滑,近期國家取消熱軋卷板等48種鋼材品種的出口退稅,將進一步影響國內鋼材的出口,原本流向國際市場的部分鋼材或將回流國內,增加國內鋼市供應壓力。
據了解,現貨鋼材市場弱勢難改,直接導致鋼鐵原料市場再度下移。目前,上海地區鋼坯和江蘇地區廢鋼價格都出現月環比下降;山西地區焦炭價格月環比每噸下跌100元;63.5%品位印度粉礦進口報價徘徊在每噸150美元附近。波羅的海國際干散貨海運指數連續下挫,創下年內新低,鐵礦石現貨市場已經明顯降溫。
相關市場人士分析認為,接下來的7月份,適逢上海及周邊地區“梅雨加高溫”的天氣,原本就是建筑鋼市的淡季,需求釋放將難上加難。鋼廠減產力度的加大雖可有一定的期待,但目前尚看不出大幅度的動向,供給壓力的牽制將維持。客觀而言,就滬上建筑鋼價橫盤半月不見調整的情況來看,某種程度上表明鋼價已跌無可跌,只是缺乏反彈的動力和契機,下一步極有可能繼續小幅走低,實現真正見底,優質品螺紋鋼代表規格的噸價將在3700至3900元間震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