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經濟衰退,國際市場需求嚴重萎縮,我國外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我國機床工具行業進出口在2008年四季度出現明顯下滑,由于當年前期增速較快,全年出口同比增長仍達到37.1%,進口同比增長為4.4%。進入2009年,機床工具產品進出口額均以兩位數的速度驟然下降,出現十年來最大降幅。據海關統計,2009年機床工具進出口總額144.4億美元,同比下降25.6%。其中,出口總額47.4億美元,同比下降33.5%;進口總額97.0億美元,同比下降21.1%。進出口逆差49.6億美元,同比下降3.9%。在外貿形勢嚴峻、進出口雙降的背景下,我國機床工具進出口表現出對亞洲出口份額加大、加工中心出口趨好、切削工具出口比重增大、以設備投資貿易方式進口機床占比下降、歐洲機床進口逆勢增長等新特點。
一、機床工具產品出口
2009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出口總額47.4億美元,同比下降33.5%,全行業10類產品出口全部下滑。金屬加工機床出口金額占機床工具產品出口總額的29.8%,與上年同期持平。由于切削工具出口降幅較小,所占份額有所擴大,首次超過金屬切削機床上升到第1位。
受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出口形勢嚴峻。全行業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速一年間從增長37%到下降33%,形成了70個百分點的落差。2009年1月,機床工具產品出口額同比猛然降至-20.5%,并呈現逐月下滑態勢,當年前五個月出口額累計同比下降到-35.9%,此后的幾個月一直在-36%與-38%之間窄幅調整,直到12月,出口額累計同比才出現2個百分點的收窄。(詳見圖1、表1)
圖1 2008-2009年機床工具行業累計出口額同比
表1 2009年機床工具產品出口情況
2009年機床工具產品各月度出口額基本保持低位并緩慢上升狀態。2月份月度出口額降至谷底,自5月份之后出現環比增長,12月份月度出口額達到5.1億美元,接近2008年同期,為2009年最好水平,有7類產品月度出口額環比呈現兩位數增長。下半年月度出口額同比降幅逐月收窄,呈現出緩緩上升的曲線,其中金屬切削機床、切削工具月度出口額同比在年末率先實現正增長,出口下滑趨勢初步得到遏制。我們分析,月度出口額降幅逐漸收窄的主要因素,一是國家出口產品退稅政策的調整對出口的支撐作用逐步顯現;二是上年同期出口基數偏低。
1.金屬加工機床出口
2009年金屬加工機床出口額14.1億美元,同比下降33.0%。其中金屬切削機床出口9.5億美元,同比下降34.5%,比上年同期下降54個百分點;金屬成形機床出口4.6億美元,同比下降29.6%。數控金屬加工機床出口4.1億美元,同比下降40.7%。其中數控金切機床出口3.3億美元,同比下降39.7%;數控成形機床出口0.8億美元,同比下降44.3%。
2009年12月份,我國金屬加工機床月度出口額1.5億美元,達到全年最高值,環比增長18.1%,同比下降9.3%。其中數控機床出口0.55億美元,環比增長34.3%,同比下降9.1%。數控機床出口占機床出口總額比重逐月增加,12月為36.3%,比上月提高4.4個百分點。(詳見圖2)
圖2 2008年12月-2009年12月金屬加工機床月度出口額及同比
2.金屬加工機床主要出口去向
2009年我國機床出口市場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如韓國、越南在出口去向排名中分別由上年的第8、9位上升到第3、5位。隨著馬來西亞、緬甸、印度尼西亞首次進入前10位,亞洲國家和地區已占有7個席位。由于我國機床出口市場較為分散,傳統市場下降,新興市場增加,除美國、印度以較明顯的優勢領先外,其他地區出口份額趨于平均。(詳見表2)
表2 2009年金屬加工機床出口去向前10位
3.數控機床出口貿易方式和企業性質
2009年以進料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的數控機床金額同比下降67.1%,所占份額下降了11個百分點;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的份額達到了76.8%。外商獨資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數控機床出口急劇下降,占比減少;私營企業和國有企業數控機床出口降幅較小,兩者合計所占份額上升了16個百分點,達到70%。
二、機床工具產品進口
2009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進口總額97.3億美元,同比下降21.1%。國際金融危機對市場需求產生了一定的影響,2009年1月,全行業產品進口陡然下降到25.7%,10類產品進口額同比均為負增長??v觀全年走勢,機床工具產品進口呈現出同比降幅低位徘徊的狀態。切削工具在最后一個月實現了累計進口額同比增長,成為全行業第一類進口額同比由負轉正的產品。數控裝置進口額降幅較少,其所占份額上升到第二位。(詳見圖3、表3)
圖3 2008-2009年機床工具產品累計進口額同比
表3 2009年機床工具產品進口情況
2009年機床工具產品月度進口額在6月和9月份相繼攀升到9億美元以上,10月又迅速下滑到全年最低值6.3億美元,11月回升至8.1億美元,12月繼續增長達到10.1億美元,成為近14個月的最高值,環比增長24.8%,同比增長7.0%,是近14個月的首次正增長。全年月度進口額波動較大,呈現出不穩定狀態。
1.金屬加工機床進口
占機床工具行業進口額60%以上的金屬加工機床進口降幅略大于行業整體。2009年金屬加工機床進口59.0億美元,同比下降22.3%。其中金屬切削機床進口45.6億美元,同比下降19.7%,比上年同期增速下降28個百分點;金屬成形機床進口13.4億美元,同比下降30.0%。。數控金屬加工機床進口45.8億美元,同比下降20.2%。其中數控金切機床進口38.7億美元,同比下降20.0%;數控成形機床進口7.1億美元,同比下降21.4%。
2009年1月金屬加工機床進口額同比下降-14.4%,3月累計同比降幅有所收窄,為-6.6%,自4月以后再次持續下滑,10月累計進口額同比下降到全年最低點-24.3%,之后降幅略有收窄。
2009年12月份我國金屬加工機床進口增長明顯,月度進口額6.0億美元,比11月份增加1.7億美元,環比增長38.1%,月度同比下降4.0%。其中數控機床進口4.9億美元,環比增長37.8%,月度同比增長0.5%。2009年各月進口數控機床占比普遍高于上年。2009年金屬加工機床月度進口情況詳見圖4。
圖4 2008年12月-2009年12月金屬加工機床月度進口額及同比
2.金屬加工機床主要進口來源
2009年,自日本、中國臺灣進口的金屬加工機床大幅下滑,降幅均在35%以上,而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機床的進口不降反升。全年由德國進口的金屬加工機床增長勢頭強勁,首次超過日本成為我國第一大機床進口國。(詳見表4)
表4 2009年金屬加工機床進口來源前10位
3.數控機床進口貿易方式和企業性質
2009年外商投資企業以設備投資方式進口的數控機床大幅下降,而一般貿易方式進口數控機床快速增加,同比增長28.2%,所占份額提升了20多個百分點。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進口數控機床逆勢增長,同比分別為12.4%和32.6%,兩者合計所占份額上升14個百分點。
三、危機下我國機床工具行業進出口特點
出口特點
1.機床出口產品結構變化喜憂參半
2009年我國金屬加工機床出口持續嚴重下滑,出現了多年未有的負增長,全年出口數量略有增加,而出口金額快速下降,機床出口平均價格降低。不容忽視的是,低值機床出口份額較上年有所回升。但是,在機床整體出口不利的情況下,數控銑鏜床、數控龍門銑床和數控磨床在年末收官時出口金額同比已實現增長,且平均價格均增長45%以上。除上述產品外,如立式加工中心、龍門加工中心、數控鍛造或沖壓機床、數控矯直機等數控機床出口單價也明顯提升。以加工中心為代表的部分數控機床出口結構趨好,正是我們調整出口產品結構、提高出口產品水平的方向。
2.我國對亞洲地區機床出口份額加大
2009年我國金屬加工機床主要出口市場如歐、美、日等經濟發達體急劇萎縮,2008年出口額上升較快的印度、巴西、俄羅斯也在大幅下滑。但是我國對韓國、越南等亞洲國家和地區出口機床下降較少或略有增長,使我國機床出口至該地區所占份額有所上升,當年亞洲國家和地區在我國出口前10名中首次占有7個席位。數據顯示,我國對韓國、東盟一些國家和地區出口數控機床呈現增長趨勢,且檔次也在提高。隨著我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我國機床出口在東盟地區存在著很大的商機,值得關注。對印度、巴西等機床出口市場經過近年來不懈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雖然在金融危機沖擊下2009年下降幅度較大,但仍保持2007年同期水平,也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3.切削工具出口份額上升
海關數據表明,我國出口退稅率政策的效力已經顯現。在機床工具出口整體大幅下滑的形勢下,切削工具出口額同比降幅最少,2009年為-12.4%,小于全行業產品出口額同比21個百分點。同時切削工具出口額所占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7.0%提高到22.4%,已位居機床工具10大類產品之首。
進口特點
1. 機床進口貿易方式趨好,以設備投資貿易方式進口明顯減少
多年以來,外商投資企業以設備投資貿易方式進口的機床一直占我國機床進口額一半以上。危機后,該方式進口的機床發生了明顯變化。以數控機床為例,2009年外商投資企業作為投資貿易進口的數控機床同比下降43.0%,在數控機床進口額中占比減少了15個百分點。同時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的數控機床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同比增長28.2%,所占份額由上年的1/3上升到1/2強。分析其原因,一是各國經濟下滑,外資進入減少;二是國家對外資企業進口設備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了調整,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作為設備投資的機床進口。
2.歐洲機床進口逆勢增長,德國機床進口升為第一
日本、中國臺灣、德國一直是我國金屬加工機床主要進口來源地。多年來,我國從日本進口的機床一直占機床進口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2009年,我國機床進口出現大幅下滑,而由德國、意大利、法國等歐洲國家進口的機床不降反升。特別是德國,自危機以來,銷往我國的機床一直保持增長勢頭,2008年上升到我國機床進口來源第二位,2009年列在首位。
2009年,我國自德國、意大利、法國等主要歐洲國家進口的機床金額一直在增長,平均價格同比也在以兩位數的速度增加。雖然從日本、中國臺灣、美國進口的機床總額在下降,但平均價格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除匯率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外,也顯現出我國機床市場需求結構向高端發展的明顯趨勢。
四、應關注的問題
1. 調整出口產品結構仍是行業一項長期任務
危機中暴露出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出口產品結構的問題,低附加值產品出口占比有所增加。2009年,我國一些低值機床和低值切削工具出口明顯增加,個別低檔機床出口數量增長較快,且速度高于出口額的增長。因此,行業企業應繼續堅持努力調整出口產品結構,進一步鞏固近年來全行業在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方面取得的成果,避免“兩高一資”產品出口份額進一步擴大。
2.綠色制造是未來制造業的發展趨勢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使“低碳經濟”成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隨著經濟的發展,環保問題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熱點。世界一些發達國家以環保構筑的綠色壁壘,無疑增加了國際市場的準入難度。污染環境和高耗能的產品或被拒之門外,或被課以重稅制裁。因此,低碳經濟、綠色制造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也是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基礎,應引起機床工具行業企業的高度重視,早日采取相應的措施。
3.抓住機遇,擴大出口
目前,我國正與多個國家和地區商談簽署自由貿易區協定,對擴大雙邊、多邊經貿合作將起到促進作用。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協議生效。由于東盟已經與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簽訂自貿區協定,中國企業在東盟投資生產的產品還可享受東盟與這些國家的自貿區優惠關稅待遇,從而銷往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機床工具行業企業出口,在有條件的地區應充分利用人民幣進行結算,這將有助于企業規避匯率風險,降低貿易成本。近期,人民幣貿易結算作為試點,已由港澳地區擴展至東盟多國。未來三年內,在其他亞洲經濟體也將實現人民幣結算,同時與中東及南美地區等新興市場的雙邊貿易,也會趨向以人民幣結算。
當前國際市場回升跡象仍不明顯,機床工具行業要密切關注歐、美、日等世界發達經濟體的發展趨勢,鞏固行業傳統出口市場。同時著重瞄準東盟及亞洲其他地區、金磚四國中其他三個國家、VISTA五國等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出口市場,擴大行業出口。
為了積極有效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特別是抓住后金融危機時代可能出現的新機遇,培育有利于綜合國力提升的新技術、新產業和新領域,發達國家近期紛紛研究制定相關的發展戰略、發展計劃和產業政策,加大研發投入,以搶占未來市場競爭的制高點。我國機床工具行業應密切跟蹤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關注國家政策和相關行業發展戰略的動態,重點放在加快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既要著眼于當前,更要著眼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