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工具之鄉”之稱的江蘇常州西夏墅鎮在常州市加大有效投入的熱潮中提出,做大做強工具產業,建設全國最大的工具產業集群。
前不久,西夏墅鎮政府規劃的工具產業園區一期項目一經推出,就有30多家企業爭相搶駐,預付土地租金1000多萬元。這個工具產業園區正是西夏墅鎮工具產業向集約發展、積聚規模優勢的一個新開始。而鎮政府投入近百萬元建立起的另一個工具產業的研發平臺———西夏墅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也在針對原材料漲價等現狀開展一系列的研發活動。目前,該公司研制的“耐高溫、耐磨損、耐酸性”的新型金屬陶瓷刀具材料已進入中試階段。
西夏墅鎮工業經濟發達,是中國“千強鄉鎮”。現有工業企業800余家,形成了紡織印染、工具、冶金、機械、醫藥化工、電子等六大支柱產業。作為西夏墅的支柱產業,工具產業起步于上世紀60年代,但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卻始終沒有得到大的發展。據了解,全鎮300多家工具企業分散在每個行政村,其中,產值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不到10%。為此,西夏墅鎮政府決定整合產業資源,加大新技術的引進力度,延長產業鏈,發展工具材料、機床功能部件、包裝業等,全力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工具產業。
目前,西夏墅鎮擁有進口的五軸五連動數控加工中心近50臺,具備了國內一流的刀具加工能力。通過建立工具網站、行業協會,統一打出品牌,西夏墅鎮計劃經過三到五年,使工具企業達到500多家,工具產品產值達20億,努力打造中國工具之鄉。
點評坐擁長三角地區的地理優勢,江蘇省擁有較為扎實的裝備制造業基礎,擁有以徐州為中心的工程機械制造業,以“蘇錫常”為中心的汽車零部件制造業。其中,民營或鄉鎮企業為大多數。這使得在金融危機面前,這些以低成本取勝、依賴出口市場的企業不再具有市場競爭力。
可以看出,為應對危機,江蘇省各縣市政府組織領導的一輪利用已有產業基礎,打造產業鏈條的產業結構調整戰已打響。打造產業園區、擴大規模、形成區域產業鏈條對促進產業發展不失為良策,只是,區域產業園區的建設切忌盲目跟風,還需以自身特點出發,避免縣域內的重復建設以及惡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