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Mandana
有一個德國培育鉆石零售品牌叫 Mandana,它的定價著實讓業內不少人感到驚訝。
歐洲是“老錢”聚集的地方,那里對于培育鉆石的態度一直頗為微妙。年輕人似乎能接受這種科技材料在消費市場的應用,但從機構到媒體,都或多或少地對它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近期 HRD“叫停培育鉆石裸石分級證書”的決定,更是加劇了某種特殊情緒的散播。
但 Mandana 的宣傳和定價模式,似乎正在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講述著培育鉆石的故事。
▲ 公司創始人 Michael Marhofer(左)和 Christine Seifert(右)
Mandana 品牌隸屬于德國企業 Nevermined ,它由 Christine Marhofer 與 Michael Marhofer 夫婦于2021年共同創立(如上圖),專注于 CVD 培育鉆石的生長和制造。
Nevermined 公司除了名字比較特別之外(可譯為“從不礦產”),它選址在埃森(Essen)也具有特殊的意義。
關于埃森
埃森是曾經依賴資源開采的工業心臟地帶,它所處的魯爾區(Ruhrgebiet)擁有成熟的工業基礎和科研機構,并在2017年被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授予“歐洲綠色之都”(European Green Capital)的稱號。
從我們能找到的宣傳資料來看,Nevermined 公司具有以下特征:
它是德國首家、歐洲目前規模最大的培育鉆石工廠。
所有鉆石均在德國本土通過 CVD 技術培育,避免了其他歐美企業普遍存在的“和亞洲生產國之間的長距離運輸問題”。
100% 使用經認證的綠色電力,并且開發自發電系統,計劃利用廢熱為周邊居民供暖。
與全球領先的第三方機構 SCS Global Services 合作,通過嚴苛審核,成為全球首批獲得 “SCS-007-1”認證的培育鉆石企業之一。
所有 0.50 克拉及以上的培育鉆石均經 IGI 或 GIA 權威鑒定,且使用回收黃金作為鑲嵌材料。
所有員工在德國法律保障下工作,享有公平待遇與良好的工作環境。公司還建立了相關舉報機制,確保企業治理透明。
支持公益組織 EarthChild e.V.,推動兒童環保教育與生態農業項目。
歡迎業內伙伴提供更多的資料。
從上述內容判斷,Nevermined 是一家在可持續理念、科技創新、道德責任與高端制造等多個維度均有嚴格要求的德國企業,因此它的旗下品牌 Mandana 在對外宣傳中顯得尤為“硬氣”。
當然,文首的那條項鏈只是標價14.3萬歐元,主要用于走秀等展示需求,但 Mandana 的“通貨”標價也都不低,最便宜的單品價格也在 950 歐元,鑲嵌的培育鉆石重量僅為 0.15 克拉。
▲ 圖源:Mandana
顯然,它并不是以材料為核心價值的品牌,而是采用培育鉆石代表其公司的理念,并以綜合的方式深耕珠寶市場。
因此,當有人追問“培育鉆石產品能否成為珠寶”的時候,或許Ta可以從 Mandana 及其母公司 Nevermined 的案例中找到一些特殊的靈感。
有的時候,我們確實無需過多的執著于材料本身,而要關注材料以外的很多東西。
這是價值觀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