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種先進的觸變成型技術,將碳化硅加入鋅基合金,開發出的零件耐磨性會大大增強。源自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甘肅省有色金屬新材料重點實驗室的這項技術,被長風電器廠用于洗衣機轉桶底座后,零件壽命竟然比青銅零件延長了2.5倍。
依托蘭州理工大學建立的這所實驗室,瞄準21世紀材料科學與工程的研究前沿,以其驕人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動了全省有色金屬材料產業的發展。
2003年1月,經科技部批準,省有色金屬新材料重點實驗室正式成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結合國家科技目標與我省經濟發展需求,實驗室全力為有色金屬與新材料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持,先后承擔了國家“863”計劃、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前期研究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國際科技合作計劃、甘肅省科技攻關計劃等國家、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
近年來,該實驗室通過解決諸多技術難題,為省內外有色金屬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往將液態有色金屬制成零件,需要不斷地摸索實踐才能穩定鑄型和產品質量。研究人員通過將材料科學與計算機技術結合的方法,將鑄型的摸索過程轉化到計算機上,有效縮短了生產周期,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和金川公司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通過霧化技術生產出一種新的鎳粉品種,為企業增加了2000多萬元產值。
和蘭州鋁廠合作研制的新型鋁細化合劑鋁鈦碳,取得了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的良好效果,從而為逐步取代進口合劑提供了一條途徑。已運用于天水雄風輪轂制造有限公司的一項成果,成功解決了鎂合金輪轂的生銹難題。
據統計,蘭州理工大學申報和授權的發明專利數連續4年位居全省高校第一,而該重點實驗室的發明專利占到理工大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