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綠色食品產業是全省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也是亳州有基礎、有條件發展的重點產業。當前,亳州市正集中布局、集中資源、集中力量、集中攻堅,全力推進這四大重點產業集群建設。
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著力打造產業聯動區 集群效應進一步彰顯
今年以來,亳州市立足全省“首位產業”定位,著力打造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聯動區,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集群效應進一步彰顯。
加強智能網聯汽車項目謀劃。謀劃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車路云”一體化重大示范項目,總投資7826.8萬元的酷哇科技有限公司智慧環衛和智慧接駁應用場景、總投資7925.5萬元的蒙城縣鯤網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智慧公交和智慧環衛應用場景、總投資1500萬元的奇瑞商用車(亳州)有限公司智慧物流應用場景等項目納入“兩重”項目儲備庫。
推進“雙招雙引”向縱深發展。依托龍頭企業、行業協會,針對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細分賽道,逐項明確目標招引企業,開展以商招商、精準招商。2024年以來,全市通過省“雙招雙引”平臺簽約汽車及零部件項目24個、總投資107.6億元,開工項目21個、總投資42.4億元。
推進產業集聚。落實《亳州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加快推進以蒙城江淮安馳為龍頭,以常順、佳仕龍、謳神等為配套的蒙城縣整車及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建設。
強化要素保障。充分發揮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作用,制定《2024年度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專項資金實施細則》,對汽車及零部件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創新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進行資金獎補。
下一步,亳州市將加快推進產業集群建設,加快打造蒙城百億級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亳蕪百億級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園區,壯大蒙城、利辛專用車產業集群規模,積極打造亳蕪園區“綠電產業園”。
新能源產業集群:規上企業達112家 產業集聚態勢顯現
亳州市把新能源產業作為優化能源結構、保障能源供給、轉變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全力構建“1+3+1”產業體系,新能源產業布局持續優化,產業集聚態勢逐步顯現。上半年,全市新能源產業實現產值51.7億元、增長29.7%。
強化“雙招雙引”。編制新能源產業鏈圖譜,制定重點招引企業名單。2024年以來,全市簽約泰越資本氫能產業園、戴勝鳥年產300MW太陽能銅銦鎵硒(CIGS)薄膜電池等新能源項目34個、總投資390.3億元。
加快項目建設。推動零碳產業園、中能建氫能產業園、威源獨立儲能電站等項目前期工作,力爭早簽約、早建設。同時,督促項目單位搶抓施工黃金期,加快推進蒙城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宏陽年產2GW光伏組件、蒙城繁楓真空2GW新型高效碲化鎘薄膜太陽能光伏玻璃(一期)等12個重大項目建設。
加大企業培育力度。梳理全市新能源產業發展現狀,建立新能源企業庫,常態化走訪調研新能源企業,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今年以來,全市新增新能源產業規模以上企業19家,總數達112家。
下一步,亳州市將推進產業集聚,大力推動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做大做強先進光伏產業,做精做優風機裝備制造產業,加快發展充換電裝備制造產業。強化龍頭企業培育,聚焦產業延鏈補鏈,招引一批新能源產業領軍企業,結合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大規模設備更新項目謀劃要求,謀劃新能源領域重大項目不少于100個。
新材料產業集群:瞄準高端裝備制造 不斷壯大產業規模
今年以來,亳州市新材料產業規模不斷壯大,集群效應初步顯現。上半年,新材料產業實現產值161.6億元、增長14%;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實現產值84.8億元、增長12.6%。
優化產業布局。聚焦新材料產業細分賽道,形成5大新材料產業集群,分別為:以中聯湘譙、中聯新材、鱷魚尼卡為龍頭的綠色建筑新材料產業集群,以利辛縣為核心的新型紡織材料產業集群,以譙城魏崗金剛石產業園、譙城經濟開發區鉆石產業園為核心的超硬材料產業集群,以新伊塑業、千秋塑業為龍頭的新型食品藥品包裝輔助材料產業集群,以渦陽縣為核心的先進化工材料產業集群,2023年分別實現產值211.1億元、42.9億元、20億元、18.2億元、9.3億元。圍繞電子材料、氫能新材料、先進能源材料、高端生物醫用材料、超導材料、納米材料、先進合金材料等前沿領域,超前布局前沿新材料產業。
強化“雙招雙引”。牽頭編制綠色建筑新材料、新型紡織材料、超硬材料、新型食品藥品包裝輔助材料等產業鏈上下游圖譜,建立鏈主企業、重點“專精特新”企業名錄庫。2024年以來,全市通過省“雙招雙引”平臺簽約新材料產業項目55個、總投資231.1億元,開工項目17億元、總投資27.8億元。
下一步,亳州市將強化“雙招雙引”,持續深化與滬蘇浙對接合作,重點引進新材料產業鏈關鍵技術、關鍵環節、核心企業和上下游配套企業。同時,推動產業升級,加強重點產業核心關鍵技術研究,建立龍頭企業、研發機構和上下游企業共同參與的知識產權聯盟,引導和支持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建設新材料產學研用合作平臺、多功能新材料科技創新平臺。
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堅持大兵團作戰 發力邁向千億產業
制定實施方案,細化任務分工,堅持大兵團陣地戰集群化發展……亳州市聚力打造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集群。上半年,全市綠色食品全產業鏈產值719.37億元、增速17.29%。
優化布局,選精細分賽道。指導縣區聚焦細分產業賽道,打造“領銜單品”,搶占高端市場。譙城區打造“食藥同源食品+花茶”產業,渦陽縣打造“精品糧油+調味品”產業,蒙城縣打造“肉牛+蔬果”產業,利辛縣打造“肉牛+菌菇”產業,亳州高新區重點打造“白酒+保健酒”產業。
全面出擊,強化“雙招雙引”。截至目前,今年新簽約項目46個,投資額185.3億元;打好項目開工主動戰,截至目前,已開工項目34個,投資額63.3億元;打好項目投產提速戰,建立重點項目包保機制,推行一對一精準服務,截至目前,今年已投產項目19個,投資額67.57億元。
大兵團作戰,聚焦要素保障。在基金保障方面,穩步推進建設基金規模均為10億元的綠色食品市級產業基金和利辛縣產業基金。在財政保障方面,強化涉農資金投入保障,今年以來,市縣兩級共安排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1.49億元。在科技保障方面,大力扶持企業科技創新,已建立農產品省級技術研發中心7家、博士工作站13家。在用地保障方面,優化農業用地布局、拓寬項目用地渠道,已為全市838個村預留設施農用地地塊7300塊,共計7.02萬余畝。
下一步,亳州市將在項目建設上持續發力,在主體培育上持續發力,在“雙招雙引”上持續發力,在市場開拓上持續發力,力爭今年綠色食品產業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3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