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亳州市制定出臺《亳州市新材料產業集聚發展方案》,加快推進全市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
《方案》指出,到2027年,新材料產業集聚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1+4+1”產業體系構建取得明顯成效,力爭躋身皖北新材料產業發展第一方陣,努力培育具有區域影響力、省內一流的新材料產業集聚地。
其中,產業規模方面:到2027年,力爭全市新材料產業領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180家,規模以上新材料產業產值突破300億元,全產業鏈規模達到560億元,形成1-2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基地)。
企業引育方面:到2027年,力爭引進培育行業優勢企業2-3家,引進產業鏈上下游關聯企業15家左右,新增產值超億元新材料企業40家。
平臺建設方面:到2027年,新增省級以上新材料產業創新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5個以上,初步構建產學研結合緊密、協同良好、特色鮮明的產業創新體系。
新聞多一點:
“1+4+1”新材料產業體系
“1”是以渦陽縣、蒙城縣、譙城區為承載區,重點發展綠色建筑新材料。到2027年,綠色建筑新材料產業產值突破350億元。
“4”是以利辛縣為核心,大力發展新型紡織材料;以譙城區為核心,大力發展超硬材料;以譙城區、亳州高新區、毫蕪現代產業園區為核心,大力發展新型食品藥品包裝輔助材料;以渦陽縣為核心,大力發展先進化工材料。
到2027年,新型紡織材料、超硬材料、新型食品藥品包裝輔助材料、先進化工材料產業產值分別突破70億元、50億元、40億元、30億元。
“1”是以渦陽縣、譙城區、毫蕪現代產業園區為承載區,大力發展前沿新材料。到2027年,前沿新材料產業產值突破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