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礦業熱點
01 國家發展改革委:已起草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行動方案,涉及能源資源安全保障
國新網3月17日綜合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蘇社日前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透露,中央決定自今年起連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的安全能力建設。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已經研究起草了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的行動方案,經過批準同意后即開始組織實施。他介紹說,在支持領域方面,將重點聚焦提升糧食和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等方面的重點任務。
02 我國將建立煤炭產能儲備制度
人民日報4月15日訊,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關于建立煤炭產能儲備制度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立煤炭產能儲備制度,有序核準建設一批產能儲備煤礦項目,形成一定規模的可調度產能儲備;到2030年,力爭形成3億噸/年左右的可調度產能儲備。意見明確,產能儲備煤礦的設計產能由常規產能和儲備產能兩部分組成。當供需形勢由總體平衡轉向緊張時,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將根據煤炭市場供需以及價格是否超出合理區間等情況,對儲備產能實施統一調度,確定儲備產能的應急釋放區域、生產調度規模、供應保障目標等,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同時,意見明確,煤礦儲備產能規模按占煤礦設計產能的比重,劃分為20%、25%、30%三檔。
03 新疆礦產資源風險勘探投資基金啟動運營,總規模18.01億元,將重點圍繞煤炭、鋰、錳、金、銅、鐵、鉛、鋅、鉀鹽等開展地勘工作
新疆自然資源廳網站4月15日訊,新疆礦產資源風險勘探投資基金日前揭牌成立,并正式啟動運營。該基金將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決策、防范風險”原則,圍繞煤炭、鋰、錳、金、銅、鐵、鉛、鋅、鉀鹽等重要礦產開展地質勘探,自主投資成立SPV公司或與相關領域投資人合作,盤活礦業權市場。據了解,去年9月下旬,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總規模18.01億元的投資基金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財政廳牽頭組建,今年3月中旬在中國基金協會完成備案。未來,該基金將充分調動國有地勘單位積極性,撬動社會資本,構建“資本化投入、市場化運作、專業化決策、企業化管理、產業化發展”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模式,增產能、穩產量、保市場、優結構,助力新疆“八大產業集群”建設。
04 甘肅今年力爭全省1∶5萬礦產地質調查覆蓋率提高1個百分點,探獲一批重要礦產地和礦產資源戰略接續區
甘肅日報4月17日訊,甘肅省自然資源廳日前對外表示,今年甘肅省將深入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力爭全省1∶5萬礦產地質調查覆蓋率提高1個百分點,探獲一批重要礦產地和礦產資源戰略接續區;預計今年將完成15個戰略性礦種共伴生、低品位資源再評價。同時,該省將加快實施礦產地儲備工程;全年達到省級出讓礦業權50宗以上,提高礦產資源開發效益;建立重點礦業項目快速審批機制,優化采礦用地審批;允許符合條件的已設采礦權深部或上部、周邊、零星分散資源以及礦業權之間夾縫區域協議出讓,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此外,甘肅省還將引導存量礦區接續投入,加強邊部、深部和共伴生礦挖潛,推進尾礦資源綜合利用。
05 青海省將加大鹽湖資源勘探,優化鹽湖企業礦業權設置
青海省自然資源廳網站4月15日訊,青海省自然資源廳日前印發《關于成立產業“四地”建設、新型工業化及基礎設施要素保障工作組的通知》青自然資〔2024〕91號指出,圍繞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建設,將重點加大鹽湖資源勘探,優化鹽湖企業礦業權設置,推動鹽湖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同時做好園區及企業項目用地保障工作,并研究制定相關保障措施等。
06 蘇北地區金剛石原生礦普查新發現基性-超基性巖脈8條,圈定地磁異常15處
中國礦業報4月16日訊,由江蘇省地質五隊承擔的“新沂市城崗地區金剛石原生礦普查”項目日前通過成果驗收,并取得找礦新突破。該項目初步查明普查區地層、構造和巖漿巖地質特征,新發現8條基性-超基性巖脈,圈定15處地磁異常。在原生基性-超基性巖中選獲了鎂鋁榴石、鉻鐵礦、碳硅石等金剛石指示礦物,提出以往發現的砂礦金剛石來自本地隱伏原生礦的新觀點,并突破了金剛石來自沂沭河上游山東蒙陰金剛石原生礦區的傳統認知,為本地區尋找金剛石原生礦提供了關鍵依據。在此基礎上,項目組將王圩金剛石砂礦北部25千米范圍內基性-超基性巖分布區作為下步金剛石原生礦找礦的重點工作區,進一步明確了郯廬斷裂帶江蘇段金剛石找礦方向,為后期金剛石找礦打下堅實基礎,對推動江蘇省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具有重要意義。
07 法國地質調查局與加拿大地質調查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法國地質調查局網站4月14日訊,法國地質調查局與加拿大地質調查局近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促進雙方信息共享、技術轉讓、開展合作研究和學術交流。雙方將重點圍繞五大領域開展合作:一是礦產資源領域。將合作開展礦產資源形成與成礦機制的研究,包括關鍵礦產和新興礦產。二是能源資源領域。將合作開展地熱能、氫,以及與能源轉換和脫碳有關的工作(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捕獲、使用和儲存)。三是地下水領域。共同合作分享基礎研究、水文地質研究和同位素地球化學等數據。四是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領域。共同開展洪水、滑坡、適應和/或減緩氣候變化等方面的研究。五是地球科學數據管理領域。共同制定標準、數字技術和先進方法,如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預測制圖、三維建模、數字孿生和量子計算等。
08 美國禁止進口俄羅斯鋁、銅和鎳,并禁止金屬交易所接收相關金屬
美國財政部網站4月12日訊,美國財政部日前發布聲明稱,將禁止倫敦金屬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接受俄羅斯新生產的鋁、銅和鎳,并禁止這些金屬進口至美國,以阻止俄羅斯從這些金屬出口中獲利。據悉,俄羅斯是鋁、銅和鎳的主要生產國。據倫敦金屬交易所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倫敦金屬交易所注冊倉庫的可用鋁庫存中俄羅斯鋁占比高達91%,3月份俄羅斯銅庫存所占比例從前一個月的52%升至62%,同期俄羅斯鎳庫存所占比例從35%升至36%。
09 法國擬加快地熱、鋰資源開發,并恢復銅礦開采
彭博社4月16日訊,法國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日前對外表示,該國計劃采取措施恢復銅礦開采,并加速推進鋰和地熱能項目開發,以降低進口依賴,并達到氣候目標。目前,伊美瑞(Imerys SA)、埃赫曼(Eramet SA)和阿爾文(Arverne Group SA)等公司正在該國開發地熱及其鹵水鋰資源,2035年可能滿足法國動力電池2/3的用鋰需求。此外,為加快地熱和鋰資源開發,該國還將進一步縮短獲取地熱能研究、采礦和二氧化碳儲存許可時間。
10 加拿大新財年預算案將擴大清潔技術制造業投資稅收抵免,并提高關鍵礦產項目審批速度
美通社4月17日訊,加拿大政府日前通過2024年聯邦預算案,該預算案是建立在2023年預算案和2023年秋季經濟聲明,以及加拿大關鍵礦產戰略等基礎上的。預案提出,將擴大清潔技術制造業投資稅收抵免,以提高金屬開采和加工企業的積極性。同時,加拿大政府提出,將加快自然資源項目的審批速度,特別是關鍵礦產領域的項目。
11 國際銅業協會:2040年銅需求可能增長到約4100萬噸,印度和東南亞國家銅需求增長最為迅猛
Miningweekly4月16日訊,國際銅業協會(ICA)最新研究預測顯示,隨著全球綠色能源轉型的加速推進,銅作為關鍵原材料的需求將呈現顯著增長態勢。預計從2020年至2040年,全球銅需求將從2830萬噸增長至約4100萬噸,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85%。該研究特別指出,地區趨勢將對銅市場份額的分配產生重要影響。其中,印度和東南亞國家被視為銅需求增長最為迅猛的地區。印度預計將實現7%的年復合增長率,成為銅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東南亞國家則預計將以6%的年復合增長率緊隨其后。這一增長趨勢不僅反映了這些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現狀,也凸顯了綠色能源轉型在推動銅需求增長中的關鍵作用。
12 美國呼吁對中國部分鋼鋁產品征收3倍關稅
路透社4月17日訊,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在“鋼鐵之城”匹茲堡進行競選活動時呼吁,將當前對中國部門鋼鋁產品的關稅翻至3倍以上。美國白宮網站4月17日也發布“事實清單”,宣稱將采取新的“歷史性行動”,保護美國鋼鐵制造業和造船業免受中國“不公平行為”影響,其中第一條便是呼吁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考慮將針對中國鋼鋁產品的現行“301條款”關稅稅率“翻至3倍”。據悉,目前美國對中國部分鋼鋁產品征收的平均關稅為7.5%。據一名美國政府官員透露,拜登計劃將這個數字提高到25%。此外,美國政府還向鄰國墨西哥施壓,要求禁止中國從墨西哥間接向美國出售金屬產品。同時,該國正對中國在造船、海運和物流領域的貿易行為展開調查,這可能導致更多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