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De Beers戴比爾斯官網
鉆石市場正在經歷嚴峻的考驗。
截至1月27日,全球原鉆價格指數在過去52周下滑18.5%,27日更是創下52周來的最低值。
在原鉆價格指數下行的背后,是市場的整體下行。在2024年首場原鉆看貨會上,國際鉆石巨頭戴比爾斯集團也開始實行近年來力度較大的一次降價策略。
據央視財經報道,多位消息人士透露,2克拉以上的原鉆降價幅度在15%以上;0.75~2克拉的原鉆平均降價10%~15%;0.75克拉以下降價5%~10%;綜合降價幅度約達10%。
不僅如此,一類鉆石的降價幅度更是達到了25%。所謂一類鉆石,這是一種名為“精選可加工鉆石”的產品,該鉆石的重量在2至4克拉之間,經過拋光后可切割成約為原鉆一半大小的高質量鉆石。
據媒體報道,去年戴比爾斯已經大幅下調了這類產品的價格。
面對天然鉆石的市場波動,戴比爾斯集團近年來調整不斷。一方面,從2023年8月開始,戴比爾斯集團便放寬了看貨商采購政策,以緩解行業中游公司的庫存壓力。與此同時,戴比爾斯集團還停止了所有毛坯鉆線上拍賣活動,在2023年最后兩個銷售周期只舉辦線下看貨會;另一方面,戴比爾斯集團還多次表示,會為“毛坯鉆分配提供充分靈活的政策”,即允許看貨商將不超過一半的毛坯采購計劃延遲至2024年,以及允許看貨商“不采購2克拉以上的毛坯。”
持續的調整,壓力源于銷量的顯著下滑。根據戴比爾斯集團發布的毛坯鉆銷售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3日的一個月內(第9個銷售周期),戴比爾斯集團僅售出總值8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8284億元)的毛坯鉆石,較2022年同期的4.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08億元)的銷售額同比暴跌82%,較2023年10月的第八個銷售周期也環比大跌了60%。
這已經是戴比爾斯集團2023年以來連續第六個月毛坯鉆石銷售額呈現下滑之勢。在2023年第一季度鉆石原石銷售平穩增長之后,戴比爾斯鉆石原石銷售額在5月(第4個銷售周期)下滑至4.79億美元,6月(第5個銷售周期)至4.56億美元,而7月(第6個銷售周期)至4.11億美元,8月(第7個銷售周期)售出3.7億美元(約合26.87億元人民幣)。
為了應對這一現狀,戴比爾斯集團宣布,在截至11月3日的一個月內,繼續減少毛坯鉆石的供應。而在此之前的9月,俄羅斯規模最大的鉆石開采和加工企業阿爾羅薩公司也宣布,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停止所有鉆石銷售,以對價格形成支撐。隨后,主要的切割和交易中心印度市場也宣布停止進口。
但種種手段仍然未能攔截天然鉆石市場的下行之勢。這個過程中,培育鉆石市場的快速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培育鉆石崛起
不同于需要數億年時間才能形成的天然鉆石,作為一種由人工模擬天然鉆石結晶條件和生長環境而合成出來的產品,培育鉆石的生產時間只需數周,并且擁有著與天然鉆石完全一致的物理、化學以及光學性質。
不僅物理屬性和化學成分相同,培育鉆石還具備比天然鉆石純凈度更高的特性,并且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甚至可以使鉆石更具視覺沖擊力,僅靠傳統手段已經很難找到二者之間的區別。
當然,更關鍵的問題是價格。根據2023年11月深圳水貝市場發布的價格表顯示,一克拉D色報價為73158元,而培育鉆石(裸石)僅需3500元。
對此,比利時鉆石交易所聯合會理事弗萊施特格曾公開表示,兩年前,培育鉆石比天然鉆石便宜40%,到了2023年,便宜了70%到80%,甚至99%,“將來在超市買一塊肥皂,或許就會送你一顆鉆石”。
隨著培育鉆石價格的不斷下行,弗萊施特格預想中的場景已經逐步走進現實。在今年的文旅大戰中,河南洛陽就啟動了送游客鉆石的營銷活動。據悉,其中最大的一顆培育鉆石重達1克拉。
作為全國最大的鉆石生產地,河南的培育鉆石供應量占全國90%。其中,商丘、鄭州、許昌、南陽等地均為培育金剛石及其制品的重要產地,并成長出了多家行業龍頭和上市公司。商丘市的柘城縣更是被譽為“中國鉆石之都”,每年培育和加工600萬克拉鉆石毛坯及鉆石首飾,銷往國內外。
不僅如此,河南的培育鉆石產量不僅撐起了中國市場,更成為全球培育鉆石市場極為重要的一部分。根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培育金剛石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95%,而河南培育金剛石產量占全國的80%。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秘書長孫兆達曾介紹,據不完全統計,河南每年產出工業級培育金剛石約120億克拉,鉆石原石超過600萬克拉,其中相當一部分出口到印度等地切割加工,然后發往歐洲、北美等區域。
據全球珠寶行業分析機構的數據,培育鉆石的市場份額自2021年以來不斷提升,截至2023年7月,市場份額已經達到49.9%,非常接近50%的臨界點。
與此同時,培育鉆石也開始日益受到全球消費者的關注。有機構數據顯示,美國有高達80%的消費者認識培育鉆石,歐洲地區的年輕消費者對培育鉆石的了解也高達77%;預計到2025年,中國培育鉆石首飾消費額將達15億美元,滲透率有望提升至17%。
產能激增之下的動蕩市場
不過,雖然市場前景巨大,但由于產能的集聚釋放,致使培育鉆石價格的持續下探,相關企業的利潤也受到了不小影響。
根據上游毛坯鉆石廠商“三巨頭”之一黃河旋風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公司2023全年預虧6.45億元。該公司表示,其重要細分產品培育鉆石,受市場供需變化等原因,2023年度價格較同期大幅下降,致使公司主營業務利潤大幅下降。
此外,中兵紅箭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9.14億元,同比下降40.25%。
據國際鉆石交易平臺IDEX發布的數據顯示,自今年以來,天然鉆石的價格步入下行通道,僅8月份的價格指數同比便下跌20.1%。此外,鉆石銷量也有明顯下降。這也影響到了培育鉆石,莫桑鉆和培育鉆石最高跌幅更達到80%。
盡管如此,市場對于培育鉆石的前景仍然有著較好的預期。
萬聯證券發布研報表示,培育鉆石由于其成分和結構與天然鉆石相同,且在價格上相較天然鉆石有較大的優勢,疊加近年來媒體與品牌商對下游消費者的教育,未來培育鉆石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高。
隨著中國培育鉆石產業技術能力、營銷手段和產品能力的不斷發展,中國的培育鉆石或許會有更大的行業話語權。不過,鉆石市場的波動,一方面為培育鉆石產業提供戰略性發展契機,另一方面也是天然鉆石去魅的過程,這一過程伴隨著年輕人的觀念改變,同樣有可能“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如何應對消費者的需求變化,或許才是將來培育鉆石最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