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金剛石刀頭的訂單供不應求,吸引了大批技術工人前來就業……”7月4日,湖北昌利超硬材料有限公司冷軋車間,人員兩班輪崗,設備24小時不停,生產線“馬力全開”。
冷軋車間工人操作設備。姜夢瑤 攝
鄂州市金剛石刀具誕生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1983年,燕磯鎮農民張忠明在家鄉辦起了第一家金剛石鋸片廠。由于配方合理,物美價廉,市場需求量大,在他的帶動下,金剛石鋸片生產行業迅速在鄂州崛起。
經過40多年的發展,鄂州市已成為當今“中國金剛石刀具行業之鄉”,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成長飛躍。2009年,“燕磯金剛石刀具工”被省政府勞動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授予“全省十大勞務品牌”稱號。
“兩條腿”走路
帶領金剛石行業走出國門
據了解,鄂州已聚集各類金剛石企業228家,現擁有省級新型超硬材料創新中心1家、湖北高新技術企業1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5家,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380余項。
“今年以來,我們先后赴土耳其、廈門、埃及參加展會,后續還將去往意大利、越南等國家,推介我們的金剛石產品。” 鄂州市金剛石工具行業協會會長龍其準說。
金剛石協會參加埃及展會。通訊員 供圖
6月中旬,金剛石協會組團前往埃及,參加當地舉行的展會,并與當地相關企業進行交流。參展既是展示產品與推介企業文化的平臺,也是學習新產品、新設備、新技術的良好機會。
鄂州市金剛石工具行業協會成員們深刻認識到,在競爭激烈的紅海中,只有研判市場、擁抱趨勢,在“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格局下“兩條腿走路”,才能在未來市場站穩腳跟。
協會會長赴埃及交流合作。通訊員 供圖
龍其準介紹,今年4月,又有20多家鄂州金剛石企業辦理了自營進出口權。鄂州金剛石人將產業工人、先進設備、生產技術向外輸出,產品在日本、韓國、德國及“一帶一路”國家深受歡迎。
依托“金剛石刀具工”勞務品牌,數以萬計的農民工走出鄂州,去往國內外。2009年以來,累計輸出農村勞動力超10萬人次,并先后在國內外創辦金剛石刀具企業及銷售網點共2000余家,帶動異地就業6萬人。
“四條線”發力
叫響鄂州勞務品牌新口號
為打造獨立的品牌產品,創新鮮明的勞務特色,增強鄂州人在全國勞務市場的競爭力。鄂州市確立了“擴大品牌產業規模,著力提升職業技能,統籌布局輸出基地,搭建回歸創業平臺”的思路。
在培育“金剛石刀具工”勞務品牌的過程中,鄂州市不斷加大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和投入。近幾年來,共投資2億多元,征地1200畝,建設鄂州(燕磯)金剛石刀具城、金剛石刀具工勞務品牌培訓基地、金剛石刀具檢測檢驗中心等陣地。
技術工人進行刀具裝模。姜夢瑤 攝
截至目前,鄂州市金剛石行業已創造了三個“第一”,即大理石鋸片市場占有率90%,全國第一;中徑花崗石鋸片市場占有率65%,全國第一,磨輪市場占有率60%,全國第一。
從2006年開始,鄂州市人社部門依托鄂城區政府和燕磯鎮投資600萬元建立技能培訓基地,配備培訓設備,聘請專(兼)職教師,制定技能鑒定標準。先后免費培訓農民工52000多人,占從事金剛石刀具產業勞務人員總數的88%,培訓后就業率達98%以上。
金剛石刀具生產口號。姜夢瑤 攝
“我們每周都會組織內部學習,定期外出培訓進修,每年開展技能競賽,行業內形成了良好的學習交流氛圍。”2018年鄂州市勞動模范、湖北昌利超硬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主任冷漢玉說。
除此之外,鄂州市政府和人社部門在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的同時,積極引導外出農民工回歸創業,鞏固地方支柱產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培養和儲備新生技術人才,開拓更廣闊的輸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