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尼斯基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著重指出,小顆粒天然鉆石毛坯自2020年Q3以來一直處于比較稀缺的狀態,因此培育鉆石的替代性比較明顯。這份報告內容龐雜,我們選擇其中與小顆粒相關的內容進行解讀和分享,希望能給業內伙伴帶來一些參考價值。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單粒重量0.5克拉以下的毛坯鉆的價格表現非常不錯。自2020年Q3以來,該區段的價格指數上升了140%,直至兩周前戴比爾斯調整一級市場價格時達到了一個新的峰值。我們十分熟悉金尼斯基日常更新的毛坯鉆整體價格指數,但本文披露的,是針對不同重量等級的毛坯價格指數變化(如下圖):
▲ 圖源:Paul Zimnisky
圖中黑色線條揭示了0.42克拉以下的毛坯鉆石價格指數變化趨勢。可以看到,從2020年Q3開始,該區段的價格處于快速、穩定的上升狀態。相比之下,其他重量區段的價位起伏非常大,難以形成持續上漲的態勢。
金尼斯基認為,造成小顆粒毛坯持續漲價的原因如下:
1)三年的疫情攪亂了上游的產出(其中包括位于加拿大的Ekati礦),由此壓制了小顆粒毛坯的產出。
2)2020年底澳洲阿蓋爾礦的關閉,直接導致每年近2000萬克拉的小顆粒毛坯缺失。(注:阿蓋爾礦雖然以其粉鉆聞名,但該礦對鉆石行業最大的貢獻,是維持了小顆粒毛坯的供應)
3)自一年前開始,美國及西方世界對俄羅斯鉆石進行了制裁,而俄羅斯原本就盛產小顆粒毛坯,這進一步對該區段的全球范圍供應造成了壓力。
4)近六個月以來,受大環境的影響,中游的工廠更傾向于購買價格低廉的小顆粒毛坯,用來填補工廠的產能。當然這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零售商需要推出更多不同的設計款,這也助長了對小顆粒裸鉆的采購,由此帶動了小顆粒毛坯的需求。
在培育鉆石領域,小顆粒鉆石也有比較杰出的表現。據金尼斯基的計算,自2020年Q3至今,0.50克拉以下的培育裸鉆“價格”基本持平,但1克拉以上裸鉆的“價格”就下降了40%~60%。(注:這里所說的“價格”,指的是培育鉆石與同等級天然鉆石之間的價格比例,如從35%至20%,降幅為43%等等)
這里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上游廠商普遍傾向于生產利潤更高的大顆粒毛坯(用于切磨2~4克拉的裸鉆),從而人為減少了小顆粒毛坯的產量。
除此之外,培育鉆石生產大國——中國的高溫高壓廠家在2022年受疫情影響,也從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小顆粒毛坯的供應。
通過對整個鉆石行業的觀察,“培育鉆石因其生產特性,有能力填補任何供應缺口,而天然鉆石行業在未來五年內不太可能大量出現新的小顆粒毛坯供應。”因此,培育鉆石在小顆粒領域的替代能力是十分明顯的。
以上內容請謹慎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