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石墨之都核心區——雞西市恒山石墨產業園區,雞西浩市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兩座生產車間的20臺軋機,正在數字化“智能操控”中把黑黑的石墨“浴火重生”為閃閃的金剛石,場面紅紅火火。
這里,聚集著黑龍江省石墨合成金剛石及高端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黑龍江天瑞拉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黑龍江省科學院高技術研究院碳晶體重點聯合實驗室,以及雞西市高校科研平臺延伸基地等推進科技轉化機構。
“2022年我們生產金剛石單晶近3600克拉,比2021年增產20%;今年開年我們20臺軋機繼續開足馬力,爭創首季開門紅。”副總經理辛友剛介紹,金剛石行業已從單一的磨具行業向電子器件、光學片、珠寶首飾以及軍工行業轉變,而人造金剛石和天然金剛石的區別,就好比冰箱里的冰和大河里的冰,但價格優勢卻十分明顯:黃豆粒大小的1克拉鉆石,天然的3萬多元,而人造的只要1萬多元。
石墨精深加工超硬材料產品從高碳石墨到人造金剛石,從培育鉆石到最終寶石級產品產業鏈條,是一個科技升級的遞進過程,是目前世界的科技前沿。成立于2008年的雞西浩市新能源材料公司產品主要有超高純石墨粉、增碳劑、人造金剛石單晶和培育鉆石等,其中鉆石材料處于國內先進水平,擁有省級石墨合成金剛石高端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22項。“我們作為一家石墨精深加工高新科技企業,只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才能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必須科技賦能趕超跨越。”辛友剛說。
近年來,隨著培育鉆石行業生產技術成熟、產能提升,國內外培育鉆石行業蓬勃發展。雞西是“中國石墨之都”,有著豐富的天然石墨資源、優越的石墨品質和一定的培育鉆石產業基礎。
如何把石墨資源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
新年伊始,雞西市委十四屆三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聚焦科技賦能跨越趕超,引導重點企業、重點實驗室、行業領軍人物“揭榜掛帥”,其中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攻克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支持中建材石墨研究院、哈船碳材料創新研究院發展,新建市級以上創新平臺1個,引進武漢大學創新研發平臺,構建多層次、分階段、遞進式科技型企業成長體系,新增高新科技企業15家以上。
雞西目前擁有石墨精深加工高新技術企業26家,技術創新不斷突破,產業鏈條不斷延伸,推動石墨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整合化的發展態勢加快形成,僅2022年全市簽約石墨精深加工項目8個,簽約額17.65億元。“大力促進培育鉆石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全市石墨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條件已經成熟。”雞西市工信局四級調研員李威說。
近年來,雞西石墨產業迅速發展,但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存在,迫切需要在石墨精深加工方面選擇一個“突破口”。發展培育鉆石產業,正是風口,前景廣闊。
雞西市按照擴大原石制造企業的數量和規模,加強激光加工、人工打磨和創意設計企業的配套,建設培育鉆石流通交易平臺推進策略,立足超硬材料特色產業基礎,聚焦培育鉆石產業發展,圍繞培育鉆石產業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形成“引進一批、帶動一批、輻射一批”的集群發展態勢。
近期培育鉆石產業已進入實質性謀劃階段并提出發展目標:到2027年,用5年時間,全市培育鉆石原石制造企業數量達到10家以上,全市珠寶級鉆石、大單晶、人造金剛石等產品年產量達到30萬克拉以上,實現產值10億元以上。建成培育鉆石晶體生長和使用領域研究實力雄厚的新材料領域國字號科技創新平臺。到2032年,激光加工、人工打磨企業達到15家,創意設計企業達到5家以上。建成覆蓋東北三省、輻射東北亞的黑龍江鉆石交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