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沙有色院)總承包的中金嶺南丹霞冶煉廠煉鋅渣綠色化升級改造項目整體聯動試車成功,標志著長沙有色院在有色冶煉行業再次取得新突破。
近年來,我國鋅冶煉技術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作為有色冶煉行業技術進步的引領者,長沙有色院不斷突破技術壁壘,帶動了有色冶煉行業的創新。
以鋅金屬冶煉為例,傳統冶煉主要采用“焙燒—浸出”技術,利用產生的二氧化硫煙氣生產硫酸。為了顛覆性地實現鋅冶煉綠色化,長沙有色院首先突破了氧壓浸出技術,大幅提高了鋅冶煉主流程的清潔生產水平,還在此基礎上開發了富氧側吹處理濕法煉鋅渣技術,解決濕法煉鋅渣的綠色高效處理問題。
鋅電積是濕法煉鋅的重要工序,鋅電積的設備、極板數量多,生產操作復雜,其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是衡量濕法煉鋅技術水平、裝備水平的重要標志。由于國內鋅冶煉原料來源雜、工藝參數波動大、極板規格各異等特點,關鍵裝備存在重大技術難題,亟待開發高效、穩定、節能、智能的鋅電積裝備。
為此,從2008年開始,長沙有色院在國內最早啟動鋅電積全自動剝鋅技術的自主研發,目前已成為國內唯一可提供處理大、中、小全系列鋅電積裝備的研發單位及設備供應商。
創新方能引領發展。據了解,目前,長沙有色院正在向國內首座50萬噸以上年處理能力的濕法煉鋅渣富氧側吹處理工廠、首臺198㎡鋅精礦沸騰焙燒爐等鋅清潔冶煉工程技術高峰奮力攀登,不斷向打造成為我國鋅清潔冶煉先進技術和裝備推廣應用至鋅冶煉產能提升的“創新高地”發起沖刺。